今年上半年,與歷史同期相比,我國出口規模首次突破13萬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12萬億元。在外部挑戰之下,我國外貿企業主動應變求新,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出口動能向優向新。推動下半年經濟工作穩中向好,各地各部門要持續用力,著力國際市場、創新升級與結構優化,增強外貿出口的韌性活力。
在應變求新中拓展國際市場。今年以來,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升溫,世界經貿秩序遭遇重大挑戰,我國外貿面臨較大外部壓力。面對壓力挑戰,各地各部門主動作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穩外貿促發展的政策舉措,堅持“多條腿走路”,更加注重外貿多元化,既鞏固傳統出口市場,也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上半年,我國11個國際樞紐海港新增航線超72條。航線越織越密,不斷擴大的“朋友圈”是中國外貿頂壓前行的底氣。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在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實現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下半年,各地各部門要持續用力,深入拓展外貿出口市場,推動外貿穩中向好發展。
在創新升級中激發外貿動力。如果說拓展國際市場是破解外貿出口的基礎,那么通過科技創新來提升企業的自身實力,通過創新升級來優化出口產品,這是我國實現外貿穩中有升的強勁動力。總體看,我國外貿穩定增長,更深層的動力來自企業的創新升級。從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來看,民營企業正在成為外貿出口的創新“主力軍”。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八成。民營企業出口高技術產品增長12.5%。民營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新產品,不僅贏得了更多出口訂單,而且增強了企業發展實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外貿出口提質增效,各地各部門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從產品創新,到業態創新,從市場創新,到服務創新,通過持續開拓創新,不斷激發我國外貿的動力活力。
在結構優化中增強外貿韌力。面對巨大的外貿出口壓力,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外貿主體層面看,都始終要注重產業的轉型升級,注重外貿結構的優化調整,持續推動出口產品向技術密集型和綠色化轉型。通過減少資源消耗型、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增加高附加值產品。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自主品牌的比重超過了30%。在外貿出口中,我們更加重視具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更加注重高附加值的產品。以汽車出口為例,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汽車產業活力持續釋放。推動下半年外貿高質量發展,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優化結構,讓更多高科技產品成為外貿出口的主力,為我國外貿出口注入新動力。(張若麟)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讓基層治理的黨建引擎更有力
- 2025-08-13【好評中國】增長5.8%,從海洋產業中崛起中國經濟新高地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在民生期盼中檢驗干部作風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擔當作為,激發退役軍人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