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措施落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各地各部門要把糧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實現夏糧穩產豐收,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3/4,要完成今年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任務,關鍵看秋糧。各地各部門要始終繃緊責任之弦,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一手抓單產提升促增產、一手抓防災抗災減損失,全力奪取秋糧好收成。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分區分類抓好蔬菜生產,健全跨區域聯動保供機制和滯銷賣難應急處置機制,確保“菜籃子”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為糧食安全生產提供強力支撐。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離不開農業科技裝備條件持續改善。“十四五”以來,各地各部門,聚焦農業生產急需,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推進國產農機裝備產業和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75%,其中,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97%、91%和88%,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越是在我國糧食持續實現連年豐收之際,越是要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要繼續持續改善科技裝備條件,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政策的導向作用,布局建設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分區域、分作物打造農機創新產品熟化應用試驗場。加力推進補貼機具“優機優補”“有進有出”,加快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持續優化農機結構,穩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端穩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各地各部門要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穩住增收勢頭,不斷提升監測幫扶質效,開展精準幫扶,及時化解返貧致貧風險。要抓牢產業就業幫扶,指導脫貧地區聚焦主導產業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推動產業全鏈條提質增效、全環節帶農增收。要提高協作幫扶實效,發揮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社會動員“四支力量”作用,持續開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增效、勞務協作提質“四項行動”。要優化完善幫扶政策,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健全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及時化解返貧致貧風險,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總之,各地各部門要貫徹落實各方面的政策舉措,拓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要通過持續深化改革,激發各方面的動力活力,縱深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農民群眾的生活更美好。(張若麟)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中國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力量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整治假冒仿冒“自媒體”賬號,讓網絡信息更本真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在“鏈”接世界中開創美好未來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轉作風重實干,鞏固學習教育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