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從全球經濟的視角看,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在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
彰顯發展韌力。從中國經濟半年報來看,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平穩運行造成一定壓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交出的成績單,更有利于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提振全球市場信心。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內生動力。中國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綠色發展,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多機遇。中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推進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較快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也為各國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越是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壓力挑戰,越是要堅定信心力量,增強韌性活力。
釋放創新動力。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不僅保持穩定發展勢頭,而且釋放出強勁的創新動力。中國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從DeepSeek到機器人馬拉松賽,從航空航天到無人駕駛,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人形機器人等領域,中國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國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等,為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營造良好生態,為全球數字化轉型提供新路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正轉型成為“世界高附加值制造國”,專利申請數量全球領先。
擴大開放活力。開放的中國不斷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今年前5個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萬余家,同比增長超10%,表明中國仍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企業,特別是高科技、綠色能源與農業食品等領域的企業,積極尋求與中國市場建立更緊密聯系。中國在自身經濟發展基礎穩、韌性強、動能足的基礎上,保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半年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6%、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增長4.7%、對歐盟和日韓等經濟體也實現增長,繼續成為全球貿易的“穩定錨”。中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改革,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作為全球投資熱土的吸引力。(張閑語)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整治假冒仿冒“自媒體”賬號,讓網絡信息更本真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在“鏈”接世界中開創美好未來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轉作風重實干,鞏固學習教育成果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讓“四好農村路”串聯群眾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