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是我國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各地各部門要以法規為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抓緊農村公路升級改造,逐步構建起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農村公路發展資金保障格局,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法治支撐。法規是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各地各部門要把結合農村公路自身特點和實際作出系統化立法、整體性處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公路進入嶄新發展階段。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近85%,“十四五”以來,新改建農村公路71.6萬公里,帶動農村地區整體面貌發生巨變。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適應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推進和保障農業農村現代化,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完善法律法規,明確監管主體和問責機制,對各類破壞農村公路設施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確保各項要求落地,為推動鄉村振興和人民群眾交通出行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為農村公路建設注入養護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公路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無論是里程數,還是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4.4萬公里,按技術等級來看,等級公路比例達97.3%。但一些地方也存在養護不力、不到位的問題。對此,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加大對農村公路的養護力度。要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的升級改造,讓低等級公路煥新顏,為人民群眾謀福祉。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把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對不符合技術等級要求的農村公路,抓緊升級改造、盡快實現達標。同時,深化交通與旅游、能源融合,服務鄉村產業發展。各地各部門要繼續持續加強農村公路及其橋梁隧道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強化應急保障和防災抗災能力建設,為農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資金保障。無論是農村公路建設,還是具體的養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面對長期持續的投入,需要各地各部門統籌用好各方面的建設資金。從中央資金,到地方資金,從社會資金,到其他資金等,需要各地各部門用好用活每一筆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中央累計在農村公路領域投入車購稅資金超8000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4.7萬億元,有力保障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為繼續持續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各地各部門要以中央資金為引導,不斷創新投融資機制,逐步構建起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農村公路發展資金保障格局。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張若麟)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為國家級經開區注入澎湃動能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為文化保護與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從經濟半年報中看信心力量
- 2025-07-22【地評線】飛天網評:厚植新時代城市發展的底色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