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要聞

中國科幻:在產業發展中探索未來

2025-05-09 08:5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編者按

  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25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營收達1089.6億元,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

  千億元規模背后,一場關于科技文化融合的探索已然啟程??苹貌粌H是產業狂歡,更是科技預言與人文思辨的交匯。本期邀請科幻產業不同領域實踐者,共話“硬核科技”與“文化柔術”的碰撞。

  科幻文學:想象未來 塑造未來

  講述人: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陳楸帆

  科幻文學是科技與人文的交匯點?!读骼说厍?》中數字生命引發的倫理震顫,《造神年代》里AI造物主與人類文明的博弈……這些創作背后,是對科技與人性的持續叩問。我們不僅要關注技術的力量,更要思考技術與人性、傳統、社會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我親眼見證了中國科幻產業走向黃金時代。《流浪地球》用行星發動機點燃銀幕,《三體》讓水滴探測器飛向全球——這些“里程碑”背后,AI技術正悄然為科幻創作注入新動能。

  早在2017年,我就開始嘗試與AI合作創作,用AI大模型來激發靈感、發散情節,甚至模擬角色對話。這種“人機協同”的方式,讓我看到了創作的新可能。我和李開復合作的《AI未來進行式》就是一次跨界嘗試。我們把科幻小說和技術解析結合起來,用故事去展現AI可能帶來的未來圖景。不僅暢想AI技術的未來發展,還思考地緣政治、權力結構和文化沖突的影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中國在國際AI治理對話中提供一些獨特視角。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動AI時代的科幻創作體系建設。在與高校和科技企業的合作中,我們嘗試建立“科幻+AI”的跨學科研究平臺,讓科幻作家、學者和AI技術人員一起探討未來。同時,我們也鼓勵大家踏足AI社區,用AI工具去創作,共同構建一個多元、開放的創作生態。

  AI技術不僅改變了創作方式,還在推動整個科幻產業的變革。在內容生產上,AI在生成故事梗概之余,還能把文字腳本轉化為分鏡頭劇本,甚至生成概念圖和視頻短片。這些技術降低了科幻創作的門檻,讓更多的創作者能夠參與到這個領域中來。

  AI輔助創作的目的是增強人類的想象力。雖然AI能提供很多創意,但最終的藝術判斷和價值取舍還得依靠人類。這種合作模式,讓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關懷上,而這些,正是AI暫時無法替代的。

  AI時代,科幻作家不僅要想象未來,更要塑造未來。中國科幻應該扎根于本土文化,同時放眼全球,用東方智慧去想象AI的未來,既有科技的硬核,又有文化的溫度。

  科幻影視:技術是想象力的“翻譯官”

  講述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 陳旭光

  零下80攝氏度的冰封上海、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數字生命在虛擬世界重生……這不是好萊塢大片,而是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系列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

  2019年,《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票房一舉打破“中國拍不好科幻”的質疑。此后的《流浪地球2》《三體》《獨行月球》接連發力,票房與口碑雙贏——中國科幻電影終于站穩腳跟,完成了“逆襲”。

  過去,我們為什么拍不出“硬核科幻”?我覺得是因為想象力不足、技術跟不上、理論沒突破。早期的《霹靂貝貝》《長江七號》科幻感像“兒童簡筆畫”。今天,《流浪地球》地下城的每一塊鋼板、太空電梯的每道電弧,都凝聚著數千人的制作團隊長期耕耘的心血。中國電影工業,正在用“重工業級”的實景搭建與數字特效,把科幻作家筆下的星辰大海變成現實。

  科幻電影是技術與藝術的終極博弈。《流浪地球2》的數字生命議題,與ChatGPT的倫理爭議不謀而合;《瞬息全宇宙》的荒誕特效,證明小成本也能玩轉多元宇宙;《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敦煌飛天的粒子特效與動態水墨引擎,讓東方美學在銀幕上達到了新的高度。

  我相信,技術不僅是工具,更是想象力的“翻譯官”?!渡城稹酚肐MAX鏡頭和杜比音效讓觀眾“觸摸”到沙漠的灼熱;《阿凡達2》的水下動作捕捉系統,讓演員睫毛上的氣泡都清晰可見。正如導演郭帆說:“工業化不是砸錢買設備,而是用流程和管理,把天馬行空的想象‘釘’在每一幀畫面上。”

  中國科幻的爆發,不僅是產業的勝利,更標志著“網生代”觀眾成為文化主力軍,他們渴望在銀幕上看到屬于自己的“星際遠征”。當Z世代觀眾在《三體》游戲中解碼外星文明,在《開端》里循環追兇時,他們消費的不只是劇情,更是一種對未來世界的參與感。我希望年輕人可以通過科幻電影,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身份認同,甚至預演人類未來的危機與希望。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說:“面對AI,想象力可能是人類最后的堡壘。”中國科幻正以技術為筆,以想象為墨,在銀幕上書寫一個民族的未來之夢——這或許就是我們對宇宙最浪漫的回應。

  科幻文旅:從“看”科幻到“玩”科幻

  講述人: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郝媛媛

  我書柜底層角落里有一個會變身的塑料汽車人,它是一只斷臂擎天柱。兒時掰壞玩具的懊喪感似乎還縈繞在我腦中,北京環球影城賽博坦星球已經被具象化。當被“話癆”威震天俯身調侃時,當坐在4D動感座椅上參加“火種源爭奪戰”時,某種時空折疊的震撼突然擊中了我:我們這代人竟親歷了科幻從玩具到文旅產業革命的完整進化鏈。

  國際經驗顯示,“影視—文旅—制造”的閉環,正在重構科幻IP的價值鏈。東京臺場的高達基地用燈光秀和無數精美手辦為高達迷構建了消費與巡禮圣地,奧蘭多迪士尼用科技與資本堆砌出《星球大戰:銀河邊緣》,游客親臨電影場景操控千年隼號完成科幻完美夢境——前者藏著日本機甲科幻的野望,后者則是好萊塢式的科幻造夢。從影視化呈現、周邊產品開發到主題場館與體驗空間建設,這些變化是消費升級背景下“體驗經濟”對傳統文旅模式的顛覆。

  在產業迭代的進程當中,科技創新始終是“破壁”的關鍵力量。站在科幻產業轉折點,80后目睹了關鍵變革:20世紀80年代,科幻動畫、電影與玩具周邊支撐科幻產業;90年代,環球影城開始用特效與《侏羅紀世界》的科幻IP帶給游客驚險與刺激;新世紀伊始,《阿凡達》以IMAX 3D等技術改變了科幻電影的制作方式;2022年,AI作品《太空歌劇院》在藝術博覽會奪魁讓藝術與科幻界震動;當前,《三體》一系列文旅產品利用數字交互技術,使參與者成為推動劇情發展、決定人類和命運的艦員……

  如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空間等技術為科幻內容的互動與沉浸式體驗鑿出了一條裂縫,讓大眾從“看”科幻跨越到“玩”科幻。正如科幻作家王晉康說的,“曾經書頁間的幻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近日,以《三體》為內核的室內主題樂園蘇州“未來科幻館”成為科幻文旅新地標?!?025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科幻文旅產業營收達244億元,本土主題公園科幻項目營收持續提升。我國的科幻文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著新產品、新場景、新體驗。

  技術創新給全世界的科幻文旅創意者們更大的想象空間,但真正打動我的,是中國科幻文旅的獨特路徑。在北京首鋼園的SoReal超體空間,百年高爐遺址被改造成科幻樂園,“首鋼精神”和賽博朋克同頻共振。當戴著VR眼鏡于鋼鐵高爐內沉浸式體驗科幻內容的時候,恍惚覺得我們這代人的科幻夢,終是找到了最硬核的承重墻——那些曾托起共和國工業脊梁的鋼架,現在正支撐著一個民族向星辰大海進發的想象力。

  科幻衍生品:在虛實交融中感知科技魅力

  講述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莊維嘉

  作為科學與藝術融合教育的實踐者,我在最初接觸《三體》時就被其形象描述的宇宙觀所震撼。這些年,我多次帶隊參與中國航天文創大賽,通過設計視角近距離見證中國航天力量,用文創作品傳遞航天精神。

  《2025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科幻衍生品市場規模已超25億元。《流浪地球》《三體》等科幻作品已經形成IP矩陣。

  2025中國科幻大會期間,由二十余所高校組成的科幻聯盟展團首次亮相。我作為策展人,邀請了由北航自動化科學與新媒體藝術專業聯合打造的全國首個面向月球科研基地的“數實混合泛在教學平臺”參展,引發關注。該平臺覆蓋“虛擬設計—仿真測試—實體設計—實景應用”全流程,創新虛實協同教學模式,解決真實場景不可達的痛點。展區不僅集中呈現高??苹蒙鐖F的模型、文創等教學成果,同時發布國內首個《高校科幻人才培養發展報告》與“航空航天科幻數字徽章”,舉辦了鯤鵬青少年科幻圓桌會、星辰杯世界大學生辯論巡回賽等活動。

  在科幻IP衍生領域,“南天門計劃”正成為現象級案例。該航空科幻宇宙IP已構建50萬字文本與近百件裝備模型,形成覆蓋影視、游戲、研學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其核心是以前沿科技為基底,通過戰略空天載機平臺等科幻設定,探索航空強國的未來圖景。

  中國科幻IP發展空間廣闊。北京市最新發布的科幻產業行動計劃提出,2027年重點科幻領域產業規模將突破千億。印證了科幻不僅是文化產品,更是連接科技與未來的橋梁。

  回溯1979年,《科幻世界》雜志的前身《科學文藝》創刊時提出的“科藝融合”理念。如今,通過推動科幻文旅與衍生品發展,公眾得以在虛實交融中感知科技魅力,這正是科學想象力照進現實的生動實踐。

  科幻游戲:在沉浸體驗中思考科技問題

  講述人:完美世界集團高級副總裁、總編輯 伊迪

  “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曾說:“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隨著科技實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暢想已經走進現實。

  我連續兩年參加了中國科幻大會,今年的科幻大會出現了更多科幻文學、科幻影視、科幻游戲、科幻場景、科幻技術的項目路演和投資對接,足以昭示出中國科幻產業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

  在我看來,中國科幻產業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0階段是以科幻文學為主導的想象力消費,比如《三體》;2.0階段是影視和科技結合的科幻視聽消費,包括科幻動漫、科幻電影;3.0階段是以高科技應用為支撐的科幻場景消費,包括數字游戲和科幻文旅等在內的線上線下場景消費;4.0階段可能是一個數智融合、虛實共生的科幻元宇宙。

  從產業數據上看,中國科幻產業營收已經連續兩年超千億元,科幻游戲占據了其中的六成,成為科幻產業的主力。

  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款科幻游戲,主創團隊中有很多資深科幻迷,創作過程既受到經典科幻作品的啟發,又基于現實科技的發展和對未來的合理想象。游戲內容包含了對“能源開發的雙面性”“人類進化的可能性”等現實問題的探討。主創團隊希望通過游戲的沉浸感,引發大家對科技制衡的思考,這也是故事設計的初衷。

  我相信未來是一個想象力和技術力“競跑”的時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加強科幻與科創產業、文創產業、未來產業間的內在聯系,實現四大產業協同融合發展。

  我國已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期待在未來看到,科幻創意、科幻想象力引領未來產業的發展,科幻逐漸與未來產業、文創產業相融。

中國科幻:在產業發展中探索未來

  小朋友在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未來城科幻樂園沉浸體驗“VR飛行”科技項目。黃政偉攝/光明圖片

中國科幻:在產業發展中探索未來

  在重慶市永川區科技片場一期,工作人員在演示XR虛擬拓展現實技術。新華社發

中國科幻:在產業發展中探索未來

  2025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新華社發

中國科幻:在產業發展中探索未來

  一名學生在2025北京科幻嘉年華現場接過機械手臂遞來的糖果。新華社發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陳海波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祎涵

  學術支持:中國科幻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影院| 老板在办公室里揉护士的胸视频 | 久久久精品免费| 免费黄色网址网站|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高清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av网站免费线看|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黑人强伦姧人妻| 全肉高h动漫在线看| 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不卡| 992人人tv| aaa一级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二级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欧美视屏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18分钟处破好疼哭视频在线|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在花轿里就开始圆房高辣h| 小爱同学下载二三三乐园|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