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體人民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入系統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推進新征程上的現代化實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穩,關鍵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為發展方向,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歷史性超越。
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邏輯是以人為本。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是利用資本為人民創造價值、創造福祉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就“新”在突破了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底層邏輯,這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決人民吃飯問題,到改革開放之后解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發展問題,再到今天探索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問題,與一些發達國家少數人享受現代化成果不同,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少數人的現代化,而是著眼于最廣大人民利益實現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以人的現代化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物轉向人,這是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
人是現代化活動的主體。在現代化演進過程中,國家與社會憑借物的現代化與治理的現代化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積累豐富物質財富、提供新的思想觀念,為人的現代化營造了良好環境,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前提。人是現代化的主體,是現代化活動的承擔者,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創新制度、高效管理等都要依賴且運用人的現代人格和現代品質。現代社會強調創新驅動發展,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強調人的創造性。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以人的建設為核心。目標體系要聚焦于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戰略與戰術相結合,長遠奮斗目標和當前具體行動相結合,緊緊圍繞人的建設為核心做規劃定思路明責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同人群有不同路徑。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要把農民的現代化建設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帶動全體人民共同實現現代化。“關鍵少數”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立場。領導干部是發展的關鍵因素,要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為人民謀幸福,永遠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讓人民過上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要注重為人的發展服務。干部隊伍是現代化建設骨干力量。要加強干部隊伍黨性修養錘煉和專業能力提升,提高黨員干部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發展的實戰本領。特別是要系統提升駕馭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專業認識。圍繞以人的建設為核心推進現代化,提高基層一線戰斗堡壘作用,以黨組織為核心,完善基層治理架構和社會組織動員體系。圍繞共同富裕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從區位特點和資源稟賦出發,因地制宜和聚焦特色相結合,培育區域主導產業。積極用好比較優勢,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和區域品牌,厚植以人為本的產業基礎。要激活人的創業熱情,積極落實國家創業帶動就業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激發創業熱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進精神文明現代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化人、培育人、塑造人,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積極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進建設精神富有的現代化。
(王克修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
- 2025-08-04風采丨履職為民踐初心 記陜西省咸陽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劉養科
- 2025-08-04前行丨監督沉下去 民心暖起來
- 2025-08-04文物話廉 | 博物館里的“怪獸”——獬豸
- 2025-08-04詩說廉語 | 當官發財兩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