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劉養科(中)正在與同事審核案件材料。宋景亭 攝
“數據務必精準,按時上報省紀委監委是硬任務!”又是一個深夜,陜西省咸陽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的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室主任劉養科正帶領同事們對全市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案件臺賬數據進行最后的匯總核校。這樣緊張忙碌的節奏,是劉養科的工作常態。
自2007年10月被遴選到咸陽市紀委以來,劉養科歷任信訪室副主任,第五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主任,還曾擔任乾縣陽峪村第一書記。從直面群眾的信訪窗口到駐村幫扶的田間地頭,再到與腐敗分子面對面較量的辦案一線、統籌審查調查工作全局的監督管理樞紐,劉養科用履職盡責、擔當奉獻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守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2022年9月,劉養科受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嘉獎。
“今日事絕不過夜”
2007年10月,劉養科踏入咸陽市紀委的大門,成為紀檢戰線的一名“新兵”。面對全新的領域,初來乍到的他,也曾一度感到工作打不開局面。
學習,成了他破局的金鑰匙。在劉養科的辦公室里,《紀檢監察紀法適用研究》《紀檢監察工作常見程序性問題解答》等各類專業書籍總是占據顯著位置。他笑稱這些是修煉紀檢“內功”的必備秘籍。
“光學書本還不夠,實踐是最好的課堂。”為此,他主動要求到辦案一線,像學生一樣跟在經驗豐富的領導、同事身后,仔細觀察、用心揣摩每一個辦案細節。
這份主動和鉆研精神,很快就在實戰中得到了檢驗。一次辦案過程中,需要調取關鍵證據,但有關方面對接不暢,案件進展緩慢。劉養科沒有坐等,他聯系到有關部門,找準堵點,打通了關鍵環節。拿到證據材料后,他逐頁“啃”流水、摳細節,吃透弄通。在這一關鍵證據的支撐下,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他常說:“案子不等人。”于是,挑燈夜戰成了家常便飯,辦公室里深夜的燈光,見證了他從“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蛻變。
身處正風肅紀反腐一線,劉養科時刻面臨各種考驗。2019年,咸陽市紀委監委在查辦某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時,該企業相關人員想方設法找到劉養科的家人遞話、說情,并多次暗示要給予“感謝”,企圖換取其在案件處理上的“關照”。
面對“圍獵”和試探,劉養科態度鮮明,果斷拒絕。他明確告知對方:“政策法規層面的疑問,我可以解答,但涉及案件查處的原則問題,沒有任何通融余地。”
在審查調查工作中,他堅持從政治上審視把握,注重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先后參與涇陽縣水利局套取項目資金案、咸陽市房地產開發公司原總經理貪污受賄案等大要案查處工作。
在查辦某外逃案件的過程中,劉養科以“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架起省市聯動橋梁,高頻次往返省紀委監委對接問題線索、技術協查等事宜,高強度整理分析關鍵證據,以“今日事絕不過夜”的拼勁,推動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次次重大案件的淬煉,一場場復雜斗爭的考驗,讓劉養科迅速成長為能征善戰、善作善成的辦案骨干。
“群眾來一趟不容易,要讓他們知道這事有人管”
2014年夏天的一個正午,一名滿頭大汗、衣衫濕透的農民風塵仆仆地來到咸陽市紀委信訪室,讓劉養科印象深刻。他回憶道:“在信訪窗口,群眾反映的問題大多涉及個人權益,而這名村民卻不為個人私利,而是為村集體資產管理不善、未能得到有效保護而來,這份公心尤其可貴。”
“群眾來一趟不容易,要讓他們知道這事有人管。”劉養科放下手頭工作,耐心細致地傾聽村民的講述。
交流結束已是傍晚,看著疲憊的村民,劉養科在臨別時堅持請他在單位附近吃了一碗面條。這份樸實的關懷,讓這名村民倍感溫暖。離開時,村民握著劉養科的手由衷地說:“你雖然年紀不大,但我信你!”
群眾的信任不能辜負。送走村民后,劉養科沒有絲毫耽擱,立即按程序轉辦有關線索,并持續跟蹤督辦。最終,該事件得到妥善處理,相關村干部也因履職不到位受到了批評教育。
在信訪室工作的兩年時間里,劉養科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用耐心和責任心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認真傾聽、細致記錄、及時轉辦、跟蹤督辦,協調解決了大量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信訪難題。
這份植根于群眾、服務于群眾的深厚情懷與務實作風,在劉養科擔任乾縣陽峪村駐村第一書記時,得到了更深入的踐行。
“我有基層工作經驗,熟悉群眾,我去!”2016年8月,劉養科主動請纓擔任乾縣陽峪村駐村第一書記。乾縣陽峪村產業基礎薄弱,村民收入普遍較低,彼時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初到陽峪村,劉養科一頭扎進了鄉親們中間。田間地頭,他蹲在地壟邊看莊稼長勢;農家院落,他坐在門檻上聽家長里短……“在村里,不懂農民心、不講農民話、不幫農民富,工作就落不到實處!”劉養科用腳步丈量村情,用真心換取信任。很快,村里誰家有幾畝地、幾口人,誰有什么難處、有什么特長,他都摸得門兒清。
面對村里坑洼的土路、老化的電線、亟待升級改造的供水管網、單一的產業結構,劉養科同駐村工作隊隊員一起跑部門、磨嘴皮、找門路,硬是憑著一股韌勁,爭取來項目資金。當第一車水泥運進村,當嶄新的電線桿立起來,當3.2公里引水管網接通,當蘋果示范種植園建成……陽峪村逐漸變了樣,村民們都夸:“劉書記人實在、沒架子、能干事!”
劉養科深知,不僅要讓村民們富口袋,更要讓大家富腦袋。他帶領大家完善村規民約,花大力氣協調資金助學興教,新建村標準化衛生室,把健康理念送到村民心里。這些舉措如春風化雨,悄然提振著整個村莊的精氣神。
“案管工作需要制度支撐”
2023年7月,劉養科擔任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與辦案一線和駐村工作不同,案管室工作量大、涉及面寬。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任務,劉養科經常思考:怎么才能將繁雜的業務梳理得井井有條?
“案管工作需要制度支撐!”他以問題為導向,牽頭制定了《咸陽市紀委監委機關領導首談工作指引》《市紀委監委派駐(出)機構談話場所“室組”共用工作機制(試行)》《咸陽市紀委監委問題線索提級研判工作機制(試行)》等10多項制度,經研究批準后印發,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三化”建設提供制度支撐。
案管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劉養科經常手把手指導新人,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傾囊相授。各縣(市、區)紀檢監察干部遇到業務難題,總會不約而同地“找劉主任問問”。于是,劉養科的辦公室里常有前來請教業務的同事,他的辦公電話更是成了名副其實的“業務熱線”。
過硬的綜合素質讓劉養科成為單位當之無愧的“筆桿子”。他起草的推動審查調查工作高質量發展文字材料在全省作經驗交流;他撰寫的關于系統施治的文章在省級專刊發表;他牽頭撰寫的“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統計分析報告等調研材料,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面對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中海量問題線索,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帶領同事們開啟連續作戰模式,精準完成全市數千條問題線索的甄別篩選、統計分辦,為監督執紀提供堅實數據支撐;面對各縣(市、區)紀檢監察機關辦案質效問題,他與監督檢查室的同志一起深入13個縣(市、區)一線督導,白天在案卷堆里“解剖麻雀”,晚上挑燈研究指導建議,推動監督執紀提質增效。
有人問劉養科:“這么多年默默付出為了什么?”他堅定地回答:“選擇了紀檢監察事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奉獻不是耀眼的宣言,而是無聲的行動,它藏在每一份盡職盡責里,融在每一次挺身而出中。”(叱驍峰 郭鳳珠)
- 2025-08-01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續寫余村新蝶變 看,綠水青山變成了老百姓幸福靠山
- 2025-08-01蘭州新區:探索“室鎮”片區協作 提升辦案質效
- 2025-08-01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三化”建設年行動
- 2025-08-01暢通問題線索收集渠道 甘肅深入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