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方桌,幾條長凳,干部和群眾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原本爭得面紅耳赤的鄰里糾紛,不到半天就解決了。這樣的場景,在甘肅高臺縣各村鎮時常可見。

這一切,得益于高臺縣自2014年起推行的“四級七天”調解工作法。這個“土生土長”的基層治理辦法,把矛盾分為四個層級、限時七天辦結,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2023年11月,該工作法入選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四級”責任明確,“七天”限時化解
所謂“四級”,是指從網格員、村調解委員會、鎮綜治中心到鎮黨委政府的四個調解層級;“七天”則是每個層級的調解時限——簡單矛盾1天勸和、復雜問題2天聯調,最長不超過7天。

駱駝城鎮是高臺縣推行“四級七天”調解工作法的典型樣本。作為一個移民鄉鎮,這里聚居著12個民族、來自5省8區的群眾。水事、農事糾紛一度高發。
2014年起,駱駝城鎮推廣該工作法,全鎮矛盾糾紛總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的可喜局面。
“以前調解像‘打亂仗’,現在流程清晰、責任到人。”網格員王大姐說。她每天走村串戶,手機里裝著民情上報App,發現問題隨手拍、隨時傳,“能當場勸開的我先勸,勸不了就報給村里,絕不拖過當天”。
讓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得民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高臺縣各鎮排查的1675起糾紛中,62%由網格員首調解決,29%在村調委會層面化解,只有不到3%的“硬骨頭”需要上報至鎮黨委政府專班處理。整體化解率超98%,協議履行率100%。

“關鍵是機制管用、人靠譜。”駱駝城鎮黨委書記王吉棟介紹。他們建立了七種民情收集渠道,包括群眾自報、熱線反饋、民警移交等,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除了流程機制上的創新,高臺還涌現出一批特色調解品牌:“細喃居”“和事佬”“鄉翁評事會”……這些帶著鄉土氣息的調解室,用鄉音鄉情化解矛盾,親和力十足。
“老百姓信你,才愿意坐下來談。”駱駝城鎮平安法治辦副主任龔海感慨道,“現在不光是我們勸,群眾自己也參與,真正成了‘大家一起治’。”

隨著“四級七天”工作法深入推行,高臺縣社會治安持續向好。2024年,全縣刑事、治安案件發案數同比分別下降36.87%、9.9%,群眾信訪量年均下降9.3%,連續多年無“民轉刑”案件。
“過去是等問題爆發再去滅火,現在是把問題消解在萌芽狀態。”高臺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用好‘四級七天’這張‘金名片’,讓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得民心。”
如今在高臺,越來越多的群眾知道了“有事找網格員,調解不超過七天”。這套帶著泥土氣息的調解辦法,正悄然改變著基層治理的面貌,也成為“楓橋經驗”在西部地區的生動實踐。
文·圖丨奔流新聞首席記者張鵬翔 實習生沈嶸娟
- 2025-08-25【e法耀隴原】“科普教育+實戰培養” 酒泉職業技術大學搭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新平臺
- 2025-08-25【e法耀隴原】酒泉市肅州區:構建多元解紛“大格局”
- 2025-08-25【e法耀隴原】精準 融合 共治 酒泉金塔縣構建多元“普法”新格局
- 2025-08-25【e法耀隴原】跨越數字鴻溝 愛傳謠大媽變網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