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十五五”規劃建議部署了12項戰略任務,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奮進“十五五”,各地要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增強產業根基。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無論經濟發展到哪個程度,始終要把實體經濟發在第一位,要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夯實產業基礎。2024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40.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三成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拉動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吸納就業超4億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一半以上。奮進“十五五”,各地要持續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產業鏈和供應鏈本地化、區域化的趨勢愈發明顯的背景下,要加快建設以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為內在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讓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完善產業體系。近年來,我國在建立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邁出堅實步伐。“十四五”時期,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近30%,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50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大多數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嫦娥”落月、“天和”駐空、“北斗”組網、國產大飛機投入商業運營,“十四五”以來,中國制造“跟跑”加快、“并跑”增多、“領跑”涌現。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我國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推進實體經濟的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推動更多企業從“產品制造商”轉型“生態服務商”,以融合化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奮進“十五五”,各地要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切入口,以產業升級為落腳點,推動產業體系實現“強筋健骨”,做到“塊大力強”。
激發產業活力。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新興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承擔著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重任。面對巨大的壓力與挑戰,要想保持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快打造新興支柱產業,為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提供堅實支撐。要夯實產業基礎。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超17%,比“十三五”末高約5.3個百分點。要拓展產業空間。“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將催生出數個萬億元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要推動產業升級。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釋放出巨大的發展動能和民生紅利。(李萍)
- 2025-11-24【好評中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的人工智能青年人才
- 2025-11-24【好評中國】根治繁瑣考核,要端正政績觀
- 2025-11-24鐵軌鋪就賽道路,同心共赴新征程
- 2025-11-24中歐班列鋪“絲路”,鋼鐵動脈創共贏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