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今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的“風高浪急”,各地區各部門主動作為,以開放促發展促合作,推動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014家,同比增長11.7%。
增強外貿韌性。今年以來,中國外貿承壓不小,但外貿成績令人矚目。上半年,我國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7.2%。7.2%的增速。在面對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情況下,中國外貿能夠穩定增長,既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也注入了信心與力量。主動應變求新是關鍵。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3萬家。保持多元穩定是重點。越是在外貿面對壓力挑戰之時,越是要堅持多條腿走路,越是要擴大外貿“朋友圈”。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結構優化是核心。抓住全球能源轉型新趨勢,我國外貿企業持續增加優質綠色產品供給,上半年,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均超過兩成。創新底色更加鮮明,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均超過兩成。
激發外資活力。“外資吸引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是否有活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國不僅在外貿方面實現了穩定增長,而且在吸引外資方面也穩打穩扎。今年以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多措并舉推動吸引外資“回穩提質”。從投資選擇看,截至6月底,“十四五”時期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到7087.3億美元,提前6個月完成商務發展規劃提出的7000億美元的引資目標;同時,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從引資結構看,上半年,化學藥品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3%、36.2%、17.7%。從營商環境看,聚焦企業關切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已“清零”,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
增強開放動力。開放的中國,世界的機遇。中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各國互利合作、推動共同開放、實現共同發展。深化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大力度的制度型開放試驗。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我國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規模超過2400億美元,貿易投資不斷深化,產供鏈聯系更加緊密。從自貿區來看,集中展現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實踐。截至目前,我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遍及五大洲,自貿區網絡不斷擴展深化。當今世界,開放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唯有不懼“逆風”“回頭浪”,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才能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李萍)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擊鼓催征,讓深改巨輪破浪前行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讓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更強勁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加力釋放“兩重”“兩新”動力活力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