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一筆筆真金白銀、一項項改革舉措,化作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
抓實穩定就業。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上半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民生之本進一步得到夯實,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從重點群體看,拓展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渠道,穩住超3000萬脫貧人口的務工規模,印發并落實新一輪青年就業17條政策舉措,啟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強化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落實“兩優惠三補貼”政策,一系列支持重點群體就業的政策持續落實,牢牢兜住就業底線。從惠企政策看,提高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額度,下撥667.4億元的中央就業補助資金,持續拓寬擴崗補助政策支持范圍,延續實施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穩崗擴崗的政策紅利正在持續釋放。從崗位拓展看,隨著人工智能、無人機等科技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應用方案、場景和服務不斷涌現,新崗位也相應出現。我國及時對這些職業進行規范認定,拓展新職業新崗位,培育就業新增長點。各地各部門要聚焦聚力,拿出更加接地氣的政策舉措,夯實就業根本,實現就業增收。
抓實民生發展。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發展為了人民”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從保障體系看,中央財政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66.8億元,支持各地及時發放救助金,落實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政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達到每人每年99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社會保障網越織越牢,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健全。從民生保障看,一季度,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參保群眾7075.26萬人次,為群眾減少墊付469.92億元,較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37.97%、11.44%。今年,國家財政承擔的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2%。各地各部門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實實在在抓好民生發展。
抓實公共服務。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質效,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提升公共服務的均衡性。讓隨遷子女學有所教、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提升公共服務的便捷性。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將“一件事”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提公共服務的質效性。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動實踐,彰顯著中國式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理念。民生連著發展,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堅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獲得感,將有力提振發展信心,持續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蒲都文)
- 2025-08-13【好評中國】以一座城的“和合”敘事作答“何以中國”
- 2025-08-13【好評中國】奏響“河海津韻”里的生態樂章
- 2025-08-13【好評中國】叩響“津津樂道”的民生發展之歌
- 2025-08-13【好評中國】在津沽大地解碼“何以中國”的文化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