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里咖啡香

香港庫布里克的外帶杯 好攝女攝
北京
這些年在行攝書店的同時,我喝了不少書店里的咖啡。但回頭看看,我會反復去,并且還愛喝這里咖啡的書店并不多。我找到北京、上海、香港、成都這四個城市的幾家書店,做個回顧吧。
北京天堂時光旅行書店開業于2014年夏天。我最近一次去,應該是2019年的秋天。那些年,北京天堂時光旅行書店,就像我的另一個“家”,總給我帶來溫馨與欣喜。與其說喜歡這家書店,還不如說,這里有店主的溫度。店主瑛姐愛閱讀,很安靜。她會做手串兒,我買過“青青佛眼”“公主的小雛菊”,這些手作飾品至今陪伴著我;她也會做甜品,都是健康的,也是上鏡好看的。當然,她還會做咖啡。
讓我對手沖咖啡開始慢慢上癮的第一位老師就是瑛姐。剛開始我要點手沖咖啡時,有些茫然,瑛姐會根據我的喜好來推薦。甚至連我自己都摸不透自己時,會直接給我推薦她覺得“可能我會喜歡的風味”。我的記憶里,我最愛喝她做的“瑰夏”,以至于好多年后,我去一家新的咖啡館,總會點瑰夏,來作為我的評點標準。
我還想說,我從瑛姐身上學習到的是,她有持續專注的學習能力。2014年剛開店那會兒,估計她也不是很懂手沖咖啡吧。但她會從學一個技能,把這技能慢慢地變成她的“擅長”。但是,她從來不用言語跟我“洗腦”,所以每次見她,總會給我一種向上看的踏實感。

成都新山書屋 好攝女攝
上海與香港
接著聊聊上海。上海衡山和集是我每年都要去逛的書店。記得2016年第一次走進去,吸引我的不是書,而是一層咖啡區的咖啡器皿和木桌。作為來上海的游客,我可以在衡山和集咖啡區坐得住,首先就是因為那杯顏值高也好喝的拿鐵吧。當然,衡山和集二層可以看展覽,三層可以買雜志,也是我每次都要逛逛的重要的理由吧。
去年12月底,上海蔦屋書店開業了。受疫情影響,我今年才有機會去書店打卡。現在回想起來,這里吸引我,并且下次去了還要再看的地方,就是一層雜志區和收銀臺附近的蔦屋原創產品。特別是雜志區,那里有好些我愛的日版雜志,價格可以說是中國內地(大陸)書店里最便宜的吧。緊挨著雜志區就有座位,旁邊就是點咖啡的吧臺。記得我跟好友點了拿鐵和日式咖啡,我故意把紙杯蓋拆開,喝了幾口。日式咖啡依然好喝,紙杯不影響口感。上海不缺好咖啡,但是能把咖啡打包帶走喝,不影響咖啡原本味道的咖啡品牌并不多,上海蔦屋書店做到了。
接下來聊聊香港的庫布里克。因為香港庫布里克書店,我才到油麻地。后來,就干脆住在這附近。有趣的是,在這里,你能看見喧囂與煙火味并存。香港本來就熱,夏天拖著行李箱,從地鐵走到酒店的那段路,地面偶爾也是坑坑洼洼的,空氣里有餐廳的味道、菜市場的味道,還有自己身上的輕微汗味。夏天里,我是喜歡這樣短暫流汗的,因為香港的室內很冷(空調溫度在十幾攝氏度)。對我來說,這就是香港的味道。
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庫布里克,想去它樓上的百老匯影院看電影,但沒遇見想看的。記憶中,庫布里克的外版雜志較集中,當然藝術類的書籍也很多。后來,有了一期一會的香港書展后,我的行程更具體:半天內,要么看書展,要么庫布里克看電影。
2018年夏天,我看了《小偷家族》,沒想到工作日的下午還有那么多人來看。是枝裕和擅長從細節講故事,這部電影里,我感受到了如何面對老人的自然死亡,還有非血緣關系中的親子關系,很治愈。在我的書店素材庫里,香港庫布里克,應該被列為常上映治愈系電影的書店了。每次觀影前,我會去庫布里克買一杯拿鐵,讓好看的迷你外帶杯“小白”跟著我一起看電影。
2019年夏天,我跟朋友一起到庫布里克,一起看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兩個小時的劇情很精彩,看后會思考人性的復雜性。我跟朋友在回酒店的路上,一直聊啊聊。去庫布里克旁邊的百老匯影院看電影,我幾乎沒有失望過。每次點一杯要帶走的拿鐵“小白”,也成為了我看電影的標配吧。

上海衡山和集 好攝女攝
成都
最后,聊聊我現在生活的城市,成都的新山書屋。新山書屋這個品牌,發源于重慶。來到成都,是2019年冬季。而我第一次走進成都的新山書屋,是去年初夏。喜歡那個靠窗的治愈系座位,雖然我一次都沒占到座位,后來因為一次媒體的采訪,我們約定工作日上午十點到,在那里安安靜靜地坐過一小會兒。
如果想要好好感受這份治愈系的寧靜,不妨上午去書店。去年,我也在新山書屋參與過朋友發起的小眾讀書會,就是包場的那種,新山書屋有那樣安靜的定制小空間,很舒服,小眾讀書會也是有心流的。對了,那天我們點了咖啡,也點了非咖啡的茶飲,總體來說,口感很靠譜。
后來,我有約朋友周末到新山書屋的樓下“新山咖啡”。人多的時候,一杯普通的拿鐵,依然能保持它的口感,我心里是佩服的。說明新山咖啡的咖啡師是在用心做咖啡,新山書屋的運營層面沒有失控。有了這樣的好感,之后我就敢一個人到新山書屋喝咖啡了。
剛開始,我喝澳白。最近一個月內,我點了冰的,叫冰博客臟咖啡,很好喝,喝完很舒服,應該是用的牛奶很對我的胃吧。五月的成都不冷不熱,工作日的下午五點后,坐在新山咖啡靠窗的位置,看夕陽、喝著冰博客、聽著店里的慢音樂,太治愈了!我還看見一位女生坐在戶外寫作業,好專注的樣子。
流連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四個城市,五家書店,以上就是我跟它們的故事。那么,你會問我,為什么愛去的是這五家書店喝咖啡呢?我總結了它們的三個特點。
第一、有好喝的咖啡單品。我說的這個“咖啡單品”,有點主觀,也跟當下自己的喜歡有直接關系。比如北京天堂時光旅行書店的手沖咖啡里,我最愛瑰夏,店主瑛姐為我開啟了入門喝手沖咖啡的那扇門,這是珍貴的。
后面因為她做的咖啡好喝,我直接跟她購買她親自做的掛耳包。再比如成都新山書屋,目前做的冰博客臟咖啡,是我在成都喝冰的奶咖,唯一喝了沒有不良反應的一款產品,所以我記得住,也愛去喝。還很主觀地說過:成都書店里最好喝的咖啡,就在成都新山書屋。
第二、有好看且實用的咖啡器皿。好看的器皿,不僅養眼,也符合放下拍照打卡的需求。但我的標準里,咖啡器皿一定要好看且實用。什么叫實用?就是那個咖啡器皿是為咖啡本身服務的。尤其是外帶杯,成本稍微降低,就會影響熱咖啡的口感。香港庫布里克的那杯“小白”、上海蔦屋書店的“日式咖啡”,不僅簡約耐看、適宜拍照,還讓我喝的時候,嘴巴是舒服的、心情也是舒暢的。
第三、有讓人流連的人情味。在我分享的這五家書店里,北京天堂時光旅行書店算是有特色的小書店。這種可持續的人性味,會體現在一個個細節里,比如店主瑛姐會給手沖掛耳包上寫上日期,是“手寫”,而不是機器打印出來的數字。
其他幾家書店,也許直接看見店員的細節,但從那杯好喝的咖啡里,已經說明了他們是在專注地做咖啡。因為我不止去一次啊,它們是我多年來反復去的店。或者說我一到這個城市必去的書店,這些年來,他們的咖啡,也一直在精進。
以上三個特點,其實也是這些書店持續做下去的一個能力吧。不一定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但是他們持續開店的一個能力。當然,這三個特點,也是我愛去書店喝咖啡的重要理由吧。(好攝女)
相關新聞
- 2021-06-15槳聲云影艾葉鮮
- 2021-06-15中國古典詩詞的當代傳承:以詩情滋養心靈
- 2021-06-15生命的律動 靈魂的舞蹈——朱英誕詩歌《戲魚》賞析
- 2021-06-11可愛的書店,點亮我的高三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