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我們可能沒有想過要騙孩子,但實際上我們已經騙過很多次了。《韓非子·外諸說左上》講了一個小故事,值得每一個做父母的反思:“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女(rǔ),你也。彘(zhì ),豬也。
這個故事中,曾子的妻子一共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對兒子說的,“你回去,我回來給你殺一頭豬”;一句是對曾子說的,“我只不過與小孩兒鬧著玩罷了”。想想,這種話我們做父母的說過多少,甚至連口氣也如此相似。相反,曾子的一番話,做父母的有多少人說過呢,特別是最后四個字“遂烹彘也”,連殺豬的過程都省略了,直接就煮了那頭豬,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呢!后世即以“殺彘教子”為典,指稱父母說話算數,教子誠實無欺。
曾子,即曾參,孔子的得意弟子。很多人可能知道他以“孝”著稱,其實他也以“教”聞名。對父母以“孝”,對子女以“教”,這是一個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基本責任。
孩子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怎么讓他們停止哭鬧呢?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哄”,讀作 hǒng,其最重要的意思就兩個:一個是哄騙,就是用假話或手段騙他;一個是哄逗,就是用言語或行動讓他高興。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哄騙”和“哄逗”往往是分不開的,“哄逗”有時就是另一種“哄騙”,“哄騙”有時也是另一種“哄逗”。曾子的妻子對兒子的態度,就是以“哄騙”的方式“哄逗”。
“哄”多用于孩子。所以,當成人被“哄”的時候,往往會聽到一句反擊的話:“你以為我是三歲小孩嗎?”“殺彘教子”的全部意義,就是告訴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騙小孩兒,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大人當小孩兒騙。你隨便一說,他信以為真,許多事情就不好收場了。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柿
分布:隴南、天水、甘南、定西、平涼等地栽培
簡介:柿,落葉喬木。花期5-6月,果期9-10月。果實可鮮食、釀酒或制柿餅。柿霜及柿蒂藥用,能潤肺生津、祛痰鎮咳。柿漆可制作油傘。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11-24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 2025-11-24清風為伴產業興 | 盤活資產助力鄉村振興
- 2025-11-24改作風要讓人民群眾可感可及
- 2025-11-24金川集團:嚴防招聘不正之風 讓公平公正“看得見”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