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開幕。本次航空展集中展出百余型空軍現役飛機、地面裝備以及退役經典裝備。 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進行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觀眾在現場拍攝運油-20A。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9月19日至23日,2025年長春航空展在吉林省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舉行。這是2019年以來長春市舉辦的第四屆航空展,也是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體驗最新的一屆。開展首日,記者與12萬余名觀眾共同走進這場空天盛會,感受中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
地面之上,重器列陣、觸手可及。飛行表演區外側的主干道兩旁,靜態陳列著空軍百余型戰機和地面裝備。其中最大亮點,莫過于殲-20首次靜態展示。在這當之無愧的“C位”之前,觀眾隔著護欄,仔細觀察戰機的隱身涂層和菱形機頭。不遠處,“胖妞”運-20運輸機同樣人氣高漲,巨大的機艙門敞開著,等候進入機艙參觀的觀眾隊伍足有數百米。
室外展區不僅展示現役主力裝備,還陳列了多型曾立下赫赫戰功的退役戰機,如抗美援朝時期的功勛戰機、國產第一代殲擊機殲-5、第一款超音速戰斗機殲-6以及殲-8等經典機型。百余型裝備組成鋼鐵矩陣,見證著中國航空與國防事業的輝煌歷程。
一
藍天之中,戰鷹呼嘯、氣勢如虹。飛行表演是本屆航空展的特色亮點,也是空軍飛行教學能力和戰術水平的集中展示??哲?ldquo;八一”“紅鷹”“天之翼”飛行表演隊相繼登場,完成10余項高難度飛行動作。運油-20A、殲-16、空警-500等多型戰機依次升空,演示空中加油、對地打擊等實戰能力。殲-16雙機編隊加力起飛,完成上升急轉、上升橫滾等動作;運油-20A實現蛇形機動,展現優異機動性能。更令人振奮的是,空警-500與殲-20組成編隊震撼通場,4架殲-20實施戰術對穿,將表演推向高潮。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精彩亮相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在這次航空展上再次云霄展翼,完成大箭隊通場等高難度動作。
“飛行表演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作戰能力的體現,反映出一支飛翔軍種心向高遠、挑戰極限的空天情懷。”飛行隊員張力說。
航空展首日共吸引超過12萬名全國各地觀眾前來參觀。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秦先生告訴記者,他前一天晚上就驅車趕到吉林長春,“感覺凌晨兩三點,停車場就停了不少車,很多觀眾早早排隊等候,只為占得觀演好位置。”作為一名“老航空迷”,秦先生感慨道:“我第一次看航空展還是20多年前,如今看到國家航空事業如此強盛,倍感自豪。”
長春航空展不止于看,更注重體驗。與往屆不同,本屆長春航空展首次全面啟用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展場總面積達235.8萬平方米,較上屆擴大一倍。場內設有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無人智能館、低空經濟館、科普研學館四大展區,系統呈現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脈絡與創新成果。
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戰爭形態正加速向智能化演進,無人機、無人艇等裝備應用日益廣泛。本屆航空展專門設立無人智能裝備館,圍繞無人作戰概念、體系構設、裝備模型和智能管理系統,展出200余件智能裝備,覆蓋偵察、打擊、集群控制等多個未來作戰場景。
記者注意到,這些技術不僅用于國防,也廣泛應用于物流、農業、電力巡檢等民用領域,成為軍民融合與技術轉化的重要窗口。在普宙科技展臺,工作人員演示了無人機與AI結合賦能城市治理的多種場景:早高峰監測交通、午間巡查排污、夜間熱成像防火防偷排。這些無人機搭載國產芯片和自主算法,無需飛手操控即可執行復雜任務。“例如交通事故發生后,無人機可在一分鐘內抵達現場拍照取證、回傳數據,成為交管部門的‘空中助手’。”工作人員介紹。
當前,中國低空經濟呈現百花齊放之勢,各類應用場景正從構想走向現實。在低空經濟館,聯合飛機集團展出數款無人機產品。其中一款已在國內投入應用,負責醫療物資運輸,快速送達血液、檢驗樣本、病理切片和緊急藥物,有效規避交通延誤,為患者爭取寶貴救治時間。
三
“追夢空天、制勝未來”是本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的主題,也是一代代空軍人的不懈追求?;顒蝇F場安排了軍營開放活動,空軍航空大學部分營區開放生活、學習和訓練場所,設置飛機維修實景展示,通過互動體驗吸引更多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走近空軍、了解空軍、熱愛空軍。
9月19日,空軍招飛展區飛行沙龍現場氣氛熱烈。我國首位女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獲得者劉洋現身分享任務感受,贏得觀眾的由衷敬佩。
“很多人問航天員,你們怕不怕死?有沒有想過可能回不來?”劉洋稍作停頓,坦然答道,“怕,怎么不怕?但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值得我們拼盡全力,甚至犧牲。”她寄語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飛行是勇氣與智慧的交織,航天是科技與信仰的遠征。唯有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事業,心懷家國、持之以恒,才能勇毅前行。”
“真的是劉洋!”長春市民許先生把兒子扛在肩頭,小朋友看到航天員本人興奮不已。許先生手中提著“殲-20”文創模型,他說,孩子從小喜愛飛機,“希望借助航空展這扇窗,讓他看見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這一代孩子從小就接觸航母、隱身戰機、重型運輸機,當軍迷很幸福。”許先生笑著說。
人類自古就對廣袤無垠的天空充滿向往,中華民族世代傳遞著飛天的夢想。19世紀以來,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促進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面向未來,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必將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如今的中國航空力量,早已告別“蹣跚學步”,正以“羽翼豐滿”之姿屹立于世界東方。
航空展終會落幕,但藍天的故事,仍在繼續。長春作為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和空軍飛行人才搖籃,與人民空軍血脈相連、淵源深厚。于這座城市而言,航空展早已超越了一場普通展會的范疇,在此埋下的飛天報國“種子”,必將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本報記者 李云舒 李靈娜 自吉林長春報道)
- 2025-09-19以全周期理念加強民生領域治理
- 2025-09-19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激勵紀檢監察干部挺膺擔當 把偉大抗戰精神化作奮進動力
- 2025-09-19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導組暨中央層面工作專班總結會議召開
- 2025-09-17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文章丨深學細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 增強學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