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用科技手段加強監督”,為在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中持續用好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作出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正風反腐、全面推進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建設等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紀委全會工作部署,紀檢監察機關深化理念創新、工作創新、機制創新,構建數字紀檢監察體系,推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賦能應用,促進監督執紀執法提質增效。近日,本報組織采訪組前往浙江采訪調研,報道當地以大數據賦能公權力監督,推動監督能力提升、監督方式變革、監督更好融入治理的探索實踐。
每天一早,浙江省紀委監委第三監督檢查室副主任林金騰都會習慣性地打開電腦,登錄“省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屏幕上,全省招投標項目的實時運行數據盡收眼底。“AI招投標”是林金騰最常用的功能模塊,該模塊可以對系統匯集的各類行權數據進行碰撞比對、關聯分析,篩選出看似不相關的蛛絲馬跡,從中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
科技發展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數字時代,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浙江依托數字化建設優勢,加快推進行權數字化、數據集成化、監督數字化、治理現代化,不斷強化對權力全天候全過程監督,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空間,推動形成決策更加科學、執行更加堅決、監督更加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
前瞻布局“數字浙江”:
行權數據全量實時歸集,為開展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構筑堅實底座
海量、準確的數據是公權力大數據監督的底座。作為我國數字化建設的先行省份,浙江較早探索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政府治理,為大數據信息化賦能公權力監督創造了有利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擘畫了“數字浙江”建設藍圖,并將其納入“八八戰略”,為浙江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浙江啟動建設“四張清單一張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政府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和浙江政務服務網),構建了政府權責的透明框架,為推進政府核心業務數字化打下根基。隨后,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改革,建立全省一體化的數據共享體制機制,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公共數據條例,統籌推進公共數據共享和深度開發利用,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在浙江,每一名公職人員的手機上都會安裝一個掌上辦公APP——“浙政釘”。依托該應用,全省所有公職人員可接入一個平臺進行工作溝通和辦公協同,實現一表通辦、一鍵流轉,辦公效率大幅提升;打開浙江省政務服務平臺“浙里辦”,從新生兒出生到養老醫保,老百姓的一生大小事,都能在“浙里辦”上解決,2024年“浙里辦”的辦件量達到1.3億件。
“通過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構建起行政許可、行政檢查、行政執法等權力事項數字化運行體系,基本實現‘權在線上走、事在網上辦’,行權數據的全量實時歸集,為政務服務效能監測、權力運行監督提供了數據保障。”浙江省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說。
得益于“數字浙江”的大力推進,浙江黨員干部的數字化意識近年來大幅躍升。2021年10月,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統一部署,浙江在全省推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進一步暢通基層監督渠道。截至今年6月,已實時公開村社小微權力運行信息400萬余條,對于群眾在平臺上反映的問題,一鍵通達、點對點反饋,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一些基層職能部門也積極利用數字化手段強化監管,例如杭州市蕭山區住建局為了破解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管理難題,打造智慧物業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業主端、企業端、銀行端和政府端四端聯動,形成“數字陽光賬本”,實現小區公共收益全部線上監管。
在此背景下,浙江省紀委監委抓住機遇,率先在省域層面探索推進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工作——
2021年,從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抓起,上線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系統;
2022年,推動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有效覆蓋基層、行政司法、國企高校等機關企事業單位,同時制定數據歸集、模型建設等工作標準規范,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體系初步形成;
2024年,深化主體責任側的監管,加強監督責任側的監督,縱深推進全省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工作,探索推進以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助力一體推進“三不腐”特別是“不能腐”。
“4年多來,我們從最初以基層公權力為突破口,到不斷拓展監督領域,加強問題閉環管理,再到強化‘監管+監督’合力,探索構建監管監督雙向協同推進機制,逐步實現對權力運行全覆蓋動態監督、實時預警。”浙江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齊抓共管“一盤棋”推進:
理順體制機制、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各類數據要素貫通歸集
數據要先“聚起來”,才能更好“用起來”。數據的貫通和歸集是公權力大數據監督的關鍵,也是難點,只有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各類數據要素匯聚融合,才能更好釋放監督效能。而實現數據的貫通歸集,光靠紀檢監察機關一家力量遠遠不夠,必須理順體制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浙江省委將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列入“牽一發動全身”等重大改革項目,按照“省委省政府統籌領導、部門主動履職、紀委監督推動、市縣一體聯動”的模式,推動整體謀劃、全員參與。
2024年7月,在浙江省委部署下,由省紀委監委、省數據局牽頭,會同17家數源單位組建了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專班,統籌推進數據歸集、共享和安全等工作,有效解決了以往歸集數據流程長、效率低,數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在專班機制下,我們和相關數源單位面對面梳理確認數據需求、數據名稱、更新頻率、共享方式等,形成數據共享清單,推動各方落實好共享責任。”浙江省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這一優勢在建設浙江省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時體現得尤為明顯。該系統由浙江省紀委監委、省發改委牽頭搭建,聯通了發改、住建、交通、水利、司法等數源單位的數據接口,涉及單位多、業務范圍廣。
“我們分析圍標串標監管業務的5個模型,梳理33類數據需求,落實省發改委、省建設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等11家數源單位編目歸集責任。”浙江省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說,目前已累計為招投標、民生和國企三大領域的27項業務、105個模型共享304類公共數據,為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
除了橫向聯動外,縱向貫通也很重要。據了解,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由浙江省紀委監委牽頭建設,省、市、縣三級均建立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專項小組,“一本賬”分層分步推進,形成全省上下“一盤棋”工作格局。
“我們以已有的相對成熟的數字化監管系統為依托,把各類主體的行權數據自下而上歸集到省級層面的數據中臺,同時加強‘一地創新、全省共享’工作統籌,避免重復建設。”浙江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為鼓勵地方加大創新力度,浙江省紀委監委將省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打造成開放、融合的大數據監督平臺,地方可以提出個性化需求,由省專班統一開發。“比如為加大對招投標領域‘黃牛’的精準打擊,我們根據湖州市提出的建立招投標領域‘黃牛庫’的建議,由專班會同湖州進行專題會商,開展個性化建模,試點成功后在全省推廣運用。”林金騰說。
行權透明清晰可追溯:
抓早抓小防范權力運行風險,有效提升依法規范用權意識
行權數字化為開展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提供了前提和基礎,通過推動公權力在線運行,將公權力行使的各環節轉化為數據,讓權力運行清晰透明可追溯。行權數字化和監督數字化如影隨形,推動授權、用權、制權相統一,有效防范權力運行風險。
在浙江省交通工程綜合監管系統上,省交通運輸廳建管處處長項柳福只需輕點鼠標,便能實時了解在建交通工程、參建單位和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該系統全面打通行業內交通工程、審批、執法等七大系統,并與省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貫通聯動。
日前,系統上的一條預警引起了項柳福的注意。預警顯示,在杭州市富陽區某縣道改建工程招標過程中,兩家投標單位所提交的安全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其社保繳納、建造師證書均在其他單位。
“資質掛靠是標前、標中階段易發多發的亂象之一。劣質企業、空殼企業借用他人資質承攬工程,容易引發質量安全問題,危害很大。”項柳福告訴記者,傳統監管方式下,這類問題很難被發現,而借助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行業監管數據在和招投標全鏈條數據碰撞后,可以自動生成預警,消除了以往的監管盲區,杜絕暗箱操作的風險。
收到預警提示后,項柳福對照預警核查指引逐項核查,并實時在系統中反饋核查處置結果。這一系列操作,林金騰和同事都可以在招投標智慧監管監督系統中看到。
“我們專門出臺了‘查什么、怎么查’的預警核查指引,督促監管部門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置,倒逼責任部門履職盡責。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可通過系統監督全過程,避免監管部門出現選擇性執法或包庇行為,推動實現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林金騰說。
經過線上線下聯動核查,預警反映的問題被查實,目前已給予相關單位和人員行政處罰和信用降級的處理。“系統將監管結果與信用評價綁定,直接影響相關主體后續招投標資格。這種‘一處違規、處處受限’的機制,提升了違規違法成本,有效遏制僥幸投機心理。”項柳福說。
從實時監管、預警處置到追責問責,系統全程留痕,為權力運行提供可追溯證據鏈,提升了監督的針對性、有效性,壓減了權力行使的彈性空間,推動全行業依法規范用權意識有效提升。
據了解,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已貫通發改、交通、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業務系統153個,在歸集各部門、各層級公權力行使數據基礎上,正重點向招投標、民生、國企等領域拓展,提高監督穿透力,加強預警糾治。針對權力運行中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關鍵環節,構建多維數據分析、跨業務關聯等高階監督模型,強化數據全面碰撞分析,及時發現行權異常行為,并推送至紀檢監察機關相關部門開展核查,實現高效精準處置。
“這是一件艱難但有意義的事,要堅持做下去。”采訪中,多位受訪對象向記者表達了相似的感受。順應數字化發展大勢,浙江的探索讓我們看到,大數據技術串聯起行業監管、內部監督和紀檢監察專責監督,形成“三位一體”的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格局,推動監督能力實現質的躍升。(記者 侯顆 陳昊 黃秋霞)
- 2025-08-26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青山鐵血 紅土新篇
- 2025-08-26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
- 2025-08-26李希在山東調研時強調 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 進一步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2025-08-26做實政務服務“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