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清華大學舉行2025年畢業典禮。劉童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使命任務的戰略高度,從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糾治“四風”,以小切口帶動作風大轉變,中央八項規定已經成為新時代管黨治黨的“金色名片”。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充分彰顯了黨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黨的作風建設的鮮明導向。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深刻領會把握強化高校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內涵要求和實踐路徑,進一步筑牢中央八項規定堤壩,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為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從政治高度把握加強高校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肩負著引領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時代重任,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力量和堅實支撐,強化作風建設是高校堅守教育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的重要保障。
加強高校作風建設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作風建設作為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一環,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提供有力保障。高等教育是集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為一體的人才培養關鍵環節,是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成長成才的重要人生階段,高校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不僅能夠培育廣大青年對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認同,也能幫助青年自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反之,如果任由“四風”等問題在高校滋生蔓延,對青年危害極大,甚至嚴重損害黨的事業接續發展和國家興旺發達。
加強高校作風建設是推動保障教育公平、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價值追求。高校是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的地方,匯聚著傳播知識、培育人才的巨大能量,蘊藏著文化傳承、文化創新的巨大潛力,是人民群眾心目中永不熄滅的知識燈塔,承載著千家萬戶對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期待厚望,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成果也惠及全體人民。高校風清氣正能夠堅定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社會公平的信心,能夠潛移默化引領帶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好。
加強高校作風建設是推動落實教育、科技、人才戰略部署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體部署,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通過強化作風建設,能夠推動高校持續凈化行政管理、科研和學術生態,引導高校各級領導干部、廣大師生全身心投入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更好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始終保持清醒認識,牢牢把握加強高校作風建設的內涵要求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既體現在一個領域、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和環境氛圍,也體現在黨員干部個人的黨性修養和在思想、工作、生活上表現出來的態度風格。對于高校而言,作風建設要堅持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一體推進,絕不能搞特殊,不斷強化政治自覺、主動擔當作為、敢于自我革命,在新時代的坐標系中把準作風建設的方向與刻度。
高校作風建設要以黨風政風為引領。領導干部的作風直接關系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走向具有重要影響。高校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是學校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位于改革攻堅、服務師生的第一線。要督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上做表率,帶頭鑄牢理想信念,時刻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自覺遵守紀律規矩,始終做到清正廉潔、大公無私,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帶頭示范作用,以優良黨風正校風、強教風、優學風。
高校作風建設要以師德師風為示范。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校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戰略部署的重要載體和保障,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是高校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督促廣大教師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自覺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努力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以有力監督推動深化導學關系、科研倫理、學術道德建設,引導教師淡泊名利、排除雜念,潛心教書育人,守護學生成長,維護清明爽朗的科研和學術生態。
高校作風建設要以校風學風為方向。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培育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培育青年學生的優良作風也是高校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廣大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激勵其自覺傳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以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探索加強新時代高校作風建設的實踐路徑
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將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與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深度融合,把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加強學校作風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守正創新、糾樹并舉,一體推進學查改,為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要在學上持續發力,推動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師生從政治高度把握作風建設的重要性,結合自身實際準確把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對于干部、教師、學生、管理崗位人員等群體的具體要求,不斷增強改進作風的思想根基,切實把紀律的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心的自覺遵循。
要在查上求真務實,緊密結合紀檢監察、巡視、審計等監督發現的問題,以不回避、不護短、不遮丑的態度,深入查擺學校存在的“四風”問題和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明確問題的具體表現并深入剖析根源,找準破解之道。
要在改上動真碰硬。把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擺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抓好領導干部和機關作風建設,堅決糾治漠視侵害師生利益、加重基層負擔、違規吃喝等不正之風。著力抓好教育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整治工作,緊盯重點領域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嚴肅查處由風及腐、風腐一體問題,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堅持破立并舉、扶正祛邪,推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作風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師德師風建設和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的浸潤、熏陶、示范、引領作用,讓新風正氣在校園內不斷充盈。
(趙罡 作者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清華大學監察專員)
- 2025-07-30三堂會審 | 利用職權獲取原始股增值利益怎樣定性
- 2025-07-30自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良好家風 解讀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半年報”
- 2025-07-30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 | 筑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
- 2025-07-30廣安觀潮 | 樂做“栽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