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取得階段性成效
本報訊(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 李維琴)9月2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黃河保護“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結果。自法規頒布實施以來,我省各級各部門統籌推進制度完善、剛性約束、效率提升等多重舉措,推動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階段性突破,為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在節水用水制度建設方面,我省構建起多層次制度保障體系。通過配套出臺專項法規、修訂印發相關政策文件,搭建起系統完備的節水用水制度框架;落實節水法定職責,把強制定額、有償使用、節水型社會建設各項任務指標細分到縣(區)和部門政績考核中,確保節水責任落實落細;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全方位節水普法宣傳,營造全社會節水護水的良好氛圍。
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我省細化落實指標責任,深入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分級建立省、市、縣三級用水總量和用水效率“紅線”指標體系,精準分解落實“雙控”目標,嚴格把控取水許可審批“四道關口”,堅決禁止地下水超采區新增取水許可審批,集中整治流域3384個違法違規項目,實現黃河流域地下水嚴重超采區“清零”。
圍繞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我省分領域推進節水攻堅,農業領域堅持以水定地,工業領域嚴格落實以水定產,嚴禁審批新建、擴建、改建高耗水工業項目,規范引導工業企業開展節水改造與廢污水循環利用,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城鎮領域加快供水管網改造,將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慶陽、定西2個地級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45個縣(區)被命名為節水型社會達標縣。
與此同時,我省持續增強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實現流域內地級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實時監測,17個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估全部達標,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納入全國名錄庫管理;推進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引大、引洮、景電、中部生態移民等水網骨干工程,
白龍江引水、河西走廊水資源配置工程納入國家水網規劃,流域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顯著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3%;出臺《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推動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24%;完善干支流防洪體系,編制16條主要河流及166座水庫的洪水防御調度方案與汛期調度計劃。
在水生態環境治理上,我省筑牢河湖生態屏障。充分發揮流域內15113名河湖長的牽頭作用,全面守護河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安全;強化岸線管護,設立界樁標識明確管控邊界,搭建河湖管理系統,實現“人防+技防”協同監管;治理突出環境問題,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完成258個突出問題治理、4168個遙感圖斑復核,有序推進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目前,黃河流域甘肅段水質優良比例達97.56%,出境斷面水質連續9年達到Ⅱ類標準。
- 2025-09-30四件地方性法規表決通過 為甘肅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注入法治新動能
- 2025-09-30甘肅以法治保障推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
- 2025-09-22破題鄉村“善治”——禮縣公安局三峪派出所“三大警務”解鎖“平安密碼”
- 2025-08-27e法耀隴原 | 從“紅線”到“底線” 山綠了,水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