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在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一群赤麻鴨在紅崖山水庫嬉戲覓食。新華社記者 張智敏 攝
初冬時節,作為候鳥遷徙的中亞通道和東亞—澳大利亞通道兩條線路的重要中轉站,河西走廊吸引了大量候鳥在此停歇休憩、越冬棲息。
河西走廊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最寬處近200公里,最狹窄處僅數公里。得益于祁連山冰雪融水的滋養,這條狹長走廊中形成了片片綠洲。區域內河流、湖泊、濕地與人工庫塘星羅棋布,為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資源,使這里成為我國西北候鳥遷徙路線上不可或缺的“生態驛站”。

11月22日,在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一群赤麻鴨在紅崖山水庫活動覓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22日,在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大白鷺在紅崖山水庫飛翔。新華社記者 張智敏 攝

11月22日,在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海雕在紅崖山水庫翱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4日,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阿克塞縣小蘇干湖濕地,大天鵝在一處水域游弋覓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4日,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阿克塞縣小蘇干湖濕地,大天鵝在一處水域游弋覓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11月14日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阿克塞縣小蘇干湖濕地拍攝的一片水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2日,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在一處濕地淺灘覓食。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2日,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候鳥在一處水域游弋覓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2日,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候鳥在一處湖泊游弋覓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11月12日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拍攝的一處湖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