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和“中國溫度”應該如何詮釋?一個場景最能說明問題——11月17日上午,隨著55302次試驗動車組從西安北站駛出,沿著新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駛向延安站方向進行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標志著西延高鐵正式從聯調聯試階段全面轉入運行試驗(簡稱“試運行”)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從有到無,從引進到消化吸收,創造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就需要永葆實干爭先精神。之前提到的西延高鐵,就是我國西北首個一次性建成公網5G全覆蓋的高速鐵路。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完全有信心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及“卡脖子”問題,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高鐵的一路飛馳,彰顯出“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赤子之心。西延高鐵的開通,將把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從現在的2個半小時壓縮至1小時左右。這不僅僅是時間的節省,更是區域經濟格局的重塑。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核心組成部分,西延高鐵與在建的西渝高鐵共同構成南北大通道,成為陜西省“米”字型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一環。
西延高鐵作為陜北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其意義遠超交通本身。它是一條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紐帶,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走進革命圣地,感受紅色文化;它也是一條富民惠民的幸福路,為老區特色農產品輸出、旅游資源開發打開新通道。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時代背景下,西延高鐵的建成將顯著提升陜西省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絡布局。
黃土高原上的“金紐帶”,開啟發展新篇章。一條鐵路的延伸,它不僅是技術工程的典范,更是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西延高鐵即將駛來,它承載的不僅是旅客的期待,更是一個區域發展的夢想。在這條鋼鐵動脈的連接下,黃土高原的溝壑將變成通途,革命老區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春天。當列車飛馳在陜北大地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高鐵技術的進步,更是一個國家不忘初心的情懷與擔當。
從黃土高原眺望更遠方,可以看到“中國速度”正在不斷沖高,以激昂奮進姿態向未來邁向堅挺的步伐,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溫度”是大國底色,開放公益火車如贛超車迷專列、紅色文化專線、旅行慢火車等。在多元化的時代,中國鐵路正在服務不同需求的旅客,用心去詮釋“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謝偉鋒 夏天)
- 2025-11-20干部“沉下去”讓破題良策“浮上來”
- 2025-11-20拓展“黨建+產業”促發展覆蓋面
- 2025-11-20推動干部“專項考核”服務高質量發展
- 2025-11-20推進干部監督管理落到實處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