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0月10日電 (王牧雨)隨著“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作為黃河國家戰略首倡之地,甘肅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9月29日,航拍下的黃河甘肅蘭州段。九美旦增 攝
當日,記者從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甘肅通過系統推進生態修復、污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實現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9年達Ⅱ類,黃河流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5.6%,成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水土流失治理區,肩負著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要使命。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丁巨勝介紹說,甘肅重點推進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建設,其中甘南“山水工程”已全面建成,累計完成修復治理面積16.3萬公頃。這片僅占黃河流域5%國土面積的區域,貢獻了流域20%的水資源,“黃河蓄水池”功能持續凸顯。

7月12日,瑪曲縣阿萬倉濕地風景如畫。阿萬倉濕地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是黃河上游核心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組成。九美旦增 攝
同時,甘肅加強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保護,推進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從2020年的67.65%提升至2024年的70.25%,生態固土能力顯著增強。
針對黃河流域荒漠化問題,甘肅深入實施“三北”工程,聚焦河西走廊風沙帶、中部沿黃沙化土地、隴東毛烏素沙化土地等重點區域,打造點線面結合的復合生態防護網絡。“十四五”以來,黃河流域共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368.13萬畝,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現面積減少、程度減輕的“雙縮減”態勢,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污染防治是黃河保護的關鍵一環。甘肅統籌推進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全面完成黃河流域5706個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前兩年消除流域內劣V類水體。截至目前,黃河甘肅段干流出境斷面水質已連續9年穩定達到Ⅱ類,真正實現“一河清水送下游”。
值得關注的是,甘肅在推進黃河生態保護的同時,并未放緩綠色發展步伐。
據丁巨勝介紹,“十四五”以來,甘肅依托黃河流域資源稟賦,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聚力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文旅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黃河流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5.6%,以1/3的國土面積貢獻了3/4的GDP,是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2025-10-11【中央媒體看甘肅】第三屆澳門青少年國情研學活動在甘肅蘭州啟動
- 2025-10-11國慶中秋假期甘肅省接待游客2973萬人次 實現旅游花費183.4億元
- 2025-10-112025讀者·領讀者大會10月16日在蘭舉行
- 2025-10-11接待游客149.95萬人次!定西“雙節”期間文旅市場繁榮有序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