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十四五”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重點工作,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我國是人口大國,吃飯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要事。各地各部門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之弦,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十四五”期間,各地認真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產量產能、生產生態、增產增收一起抓,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從提單產,到優結構,從多元化,到提質量,我國糧食安全生產邁出了堅實步伐。啟動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深度融合,集成推廣合理密植、精量播種、一噴多促、水肥一體化等增產技術模式。2024年,大豆產量達2065萬噸,自給率比2020年提高4個百分點;油料作物產量3978.7萬噸,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近5個百分點。棉油糖產能持續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產品供給充足,種類多樣。深入推進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以最嚴格的標準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政策體系支撐。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根本上講要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要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這就需要通過各方面的涉農政策,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十四五”時期,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出臺,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完備。從各類涉農補貼,到糧食最低收購價,從各類涉農保險政策,到提升“三農”基礎設施,再到農業農村改革等,需要各地持續完善各方面的政策體系,為推動農民增收致富注入政策活水。穩住農民種糧的基本收益,健全補貼、價格、保險“三位一體”支持政策體系,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全面實施。“十四五”以來,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扎實開展,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加大幫扶支持力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和幫扶力度,脫貧群眾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地區的經濟活力和后勁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成果切實得到了鞏固和拓展。幫扶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完善產業獎補、就業扶持、醫保補貼等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目前,已累計識別幫扶600多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過渡期內,聚焦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3.5萬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等重點區域,加強傾斜支持。“十四五”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8505億元,助力脫貧地區的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發展后勁持續增強。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各地要持續抓好常態化幫扶,堅持開發式幫扶與兜底保障相結合,長久、永久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李萍)
- 2025-09-27【好評中國】以更大決心更有力舉措持續推進作風建設
- 2025-09-27【好評中國】邁出教育強國建設的新步伐
- 2025-09-03“文旅+體育”為破解“門票依賴癥”助力
- 2025-09-01好評中國|新動能持續增強,中國經濟未來可期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