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臂彎中的三合村。文中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彭雯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彭雯
金秋時節的白銀大地,258公里的黃河生態廊道秀麗如畫,1.47萬平方公里的流域土地物產豐饒。
作為老工業基地,如何答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道答卷,白銀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近年來,白銀市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將打造沿黃現代農業發展高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示范地納入全市“三地一極”發展格局,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協調發展,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穩步增進民生福祉,用實干實績實效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金溝河畔水清岸綠。
筑牢生態屏障 守護黃河安瀾
秋日暖陽下,白銀城西的金溝河水波瀲滟,河畔草木蔥蘢。
“這條河溝越來越美了,我們經常來這里散散步,特別愜意。”白銀市民秦向群感慨道。
金溝是黃河二級支溝,也是白銀城市中水流入黃河的通道,流域面積59.6平方公里,河道長度21公里,其中城郊段3.5公里。
“我們通過工程措施,大力提升河道行洪能力,徹底改善金溝水生態環境,同時統籌做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河道治理、沿岸入河污染防控等工作,確保金溝水域不萎縮、功能不衰減、河道不斷流、生態不退化。”白銀市白銀區水務局河湖股負責人孫瑾國說。
經過一番治理后的金溝,如今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道最美風情線。
近年來,白銀市以建設美麗幸福河湖為目標,多措并舉、協同推進、狠抓落實,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水生態環境,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白銀市立足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按照美麗幸福河湖創建標準,從2022年至2025年,計劃分批分類在河流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區創建8條(段)62公里美麗幸福河湖。”白銀市水務局河道管理站負責人楊彪介紹道。
去年以來,白銀市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治理水土流失340平方公里,祖厲河多年平均輸沙量從 4539萬噸減少到 1261萬噸,黃河白銀段水質連續9年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標準。
此外,白銀市著力構建“兩屏兩廊四區”綠色生態體系,統籌推進造林復草、涵水固沙、治山增綠等工作,開工建設黃河重點生態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完成造林32.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19.27萬畝,一條條生機勃勃的“綠色飄帶”正沿著黃河舒展。

黃河白銀段。
推進鄉村振興 增進民生福祉
依偎在黃河臂彎中的靖遠縣東灣鎮三合村是一個擁有常住人口1.1萬人的“萬人村”,也是遠近聞名的和美鄉村。
“我們村有30多年的蔬菜種植歷史,設施蔬菜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模式優,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蔬菜收入占農民總收入達70%以上。”三合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杜學良說。
一座省級農業示范園落戶三合村,推動形成了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和露地生產五種模式并舉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實現蔬菜年產量7000萬斤,年產值6500萬元。
三合村還憑借沿黃與近郊優勢,發展集休閑、觀光、生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產業模式,充分發揮觀光、旅游、采摘等對農業生產的帶動作用,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村。
圍繞蔬菜產業大做文章,一幅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畫卷正在三合村鋪展。上千座日光溫室沿著黃河拔地而起,勾勒出三合村的特色產業圖景;硬化道路四通八達,房前屋后鮮花盛開,數個休閑廣場點綴在村中各處,描摹出三合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圍繞打造沿黃現代農業發展高地,靖遠縣、景泰縣分別被列入甘肅高原夏菜產業集群、甘味生豬產業集群,靖遠羊羔肉等8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平川文冠果獲評國家級“氣候好產品”稱號,“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分別達到5個、50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全市優勢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58.94萬畝。
白銀還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建衛生戶廁3620座,新建農村道路322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6個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建成和美鄉村示范鄉鎮17個、示范村100個,和美鄉村建設呈現新氣象,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三合村上千座日光溫室蔚為壯觀。
壯大綠色產業 激活綠色動能
生態保護逐綠而行,生產方式向綠而生。
作為老工業基地,白銀在工業開發建設過程中年產生工業固廢超700萬噸。
面對如此體量的工業固廢,白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選擇大力發展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導的綠色環保產業作為突圍之舉,形成了一大批環保產業集群,靖遠高能環境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靖遠高能的生產廠區,一輛輛滿載工業固廢的卡車駛入廠區,電解鉛、精鉍等一條條生產線正在將這些固廢資源“吃干榨凈”。
“我們今年剛上線的氧化鉍項目設計了4條生產線,先上了2條,產能1800噸左右,不僅有助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還有利于提高固廢資源的利用率。”靖遠高能環境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飛說。
作為一家以有色金屬冶煉廢渣綜合回收利用為主的企業,靖遠高能核準的危廢處置利用量為一年17.5萬噸,建設有電鉛、精鉍、貴金屬、銻白粉、冰銅精煉和物料烘干生產線6條,年產高品位冰銅7000噸、電解鉛2萬噸、銻白粉1377噸、精鉍2000噸、金銀合金12.5噸。
華鑫九和工業固廢資源化3萬噸電鋅系統綜合利用項目、中瑞鋁業5.2萬噸有色金屬固危廢資源化循環經濟項目、白銀湘宇麓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30萬噸固體廢物綜合回收循環利用項目……隨著瞄準資源循環利用的項目一個個上馬,白銀綠色產業不斷壯大,綠色發展底色更足,綠色動能愈發充沛。
為推動新型工業向“綠”而動,白銀以低碳循環發展增長動能,通過打造綠色體系、強化資源利用、淘汰落后產能等多措并舉,全市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被確定為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不僅如此,白銀還推動傳統產業做“減法”,大力實施老企業、老廠區“三化”改造項目,創新型白銀爐、靖煤清潔高效氣化氣等項目建成投產,金白蘭武有色金屬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靖遠高能環境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的電解鉛生產線。
- 2025-09-03甘肅是全民族抗戰大后方的重要戰略支撐
- 2025-09-03抗戰時期的蘭州空戰
- 2025-09-02【小隴畫報·405期】秋天拍了拍“卓尼” 說“你真美!”
- 2025-09-02玉門:守護濕地水鳥 繪就生態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