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孫珩力
七夕,一個中國人追求美好愛情的節日。農耕文明時代,男耕女織的牛郎、織女是人們對婚姻家庭最初的印象。現代化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元,對于婚戀的態度也更加包容。年輕人在結與不結間,離與不離間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如何讓年輕人在深思熟慮的前提下走進婚姻殿堂,擁有穩穩的幸福?甘肅也在舉全省之力為青年人創造婚戀友好的環境,讓每一位青年人都有選擇幸福的可能。
在七夕節到來之際,中國甘肅網記者走訪多個部門,就甘肅青年婚戀觀念展開調查,希望將幸福密碼送給更多年輕人。
青年人不婚動了誰的蛋糕
馬上七夕節,蘭州青年李春峰(化名)生活依然平鋪直敘,他沒有想著買花也不打算送禮物,因為他暫時不想談戀愛,也沒有女朋友。
李春峰今年32歲,在蘭州一家工程設計單位從事工程設計,工作穩定收入高,是婚戀人群中的優質人選,但是這幾年他一直沒談對象。
“即使同事笑稱我是‘單身狗’也無所謂,一人生活不需要考慮另一半的情緒。”李春峰說道。
當然,李春峰也面對父母的催婚,可是李春峰認為沒有對眼的就不用強求,還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讓一切順其自然。
和李春峰的淡然不同,從農村來到蘭州打拼的王小亮(化名)有強烈的成家愿望,只可惜這兩年談了四五個對象都沒成。
“我確實奔著結婚去的,可是談到最后都因為彩禮搞黃了。”王小亮說,他們家條件一般,蘭州的房子也是按揭購買。對方一聽房屋按揭的就不太滿意,加上我家又拿不出來高價彩禮,所以談到關鍵時刻就崩盤了。
王小亮不希望因為結婚背上沉重的負擔,還希望另一半可以理解他的難處,兩個人一起努力把日子過好。可是現實生活總有各種誘惑,大家過了30歲,面對婚姻更加冷靜,也不愿意彼此畫大餅,所以有些愛情敗給現實。
“我理解女孩的選擇,但是依然希望遇到我的‘白月光’,所以現在還是單身。”王小亮說道。而他的父母則表示,女孩子家要求高些,家里想辦法來滿足,可別再因為這些小事把婚姻大事搞黃了。
和李春峰、王小亮不同,劉琳琳(化名)面對的是怎么嫁的問題。
劉琳琳家是老蘭州,父母經商,家境優渥。劉琳琳說,從她的角度來講,想找個帥氣多金的男友,可是幾年下來,都沒有合適人選,主要是她沒有看對眼。一些條件不好的,她父母的一關也過不了,更別說她了。
如今,劉琳琳也在反思,她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婚姻,如果實在沒有緣,她也不打算湊合。
“沒有必要為了結婚而結婚,我不想將就,反正我一個人也過得很好。”劉琳琳希望自己依然驕傲等下去,等待那個讓她心動的男生。
在走向婚姻之路上,年輕一代更有想法,也更有主張,但是結婚卻一直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據民政部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婚姻登記1224.7萬對,到2024年,全國婚姻登記是610.6萬對。10年間,結婚登記人數的減少引起全社會關注。
在婚姻自由的前提下,如何為年輕人創造友好的婚戀環境,是全國面臨的問題,也是甘肅省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高彩禮這個婚姻路上的“攔路虎”,甘肅省也一直在創新管理方式,倡導社會新風,讓愛歸位,為年輕人幸福結婚提供保障。
今年5月12日,針對農村高彩禮現象,甘肅省再次依法出擊、精準治理,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了“限高”“減負”的治理方向,旨在破除婚俗陋習,減輕農民的婚嫁負擔。
方案中提到的“限高”和“減負”措施,意味著各地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制定合理的彩禮標準,推動“零彩禮”或“低彩禮”的婚俗理念。通過實施村規民約的修訂,具體規定彩禮數額和婚宴標準,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幫助年輕人擺脫高額彩禮的困擾。
展望未來,甘肅省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到2025年底,農村地區的彩禮標準能夠得到全面執行,婚俗陋習得到有效遏制,農民的婚嫁負擔明顯減輕。到2026年底,農村的婚俗風氣能夠明顯改善,彩禮數額逐步下降,文明婚俗將更加深入人心。
而對于年輕人之間眼緣差,朋友圈小的現實,甘肅省各個職能部門也是想盡辦法,為年輕人創造機會,讓更多人可以在交流中有那么一點心動。
為精準服務青年,甘肅省婦聯充分發揮市、縣、鄉、村四級婦聯組織優勢,聯動企業、鄉鎮、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搭建平臺、組建隊伍、創新載體,為適齡青年提供婚戀交友服務。今年以來,全省各市州已舉辦“幸福聯線 聚愛暖家”婚戀交友活動近600場,3萬余名青年在活動中結緣。同時,各市州還舉辦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集體婚禮與頒證活動36場,融入婚前教育、婚俗改革宣傳、健康婚育知識等內容,2556名新人在簡約而莊重的儀式中許下承諾。
甘肅省總工會發揮廣大職工貼心人的作用,在多個場景為青年職工的婚戀牽線搭橋,2024年12月舉辦的“匯聚良緣·隴工情緣”聯誼活動,吸引340余名單身青年參加,促成20多對牽手。
共青團甘肅省委結合青年需求,在全省開展多場線下婚戀交友聯誼。今年5月,共青團甘肅省委在慶陽市舉辦“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主題宣傳活動,發布倡議書,呼吁青年拒絕攀比、破除陳規,以簡約方式舉辦婚禮,推動婚事新辦簡辦。
一系列的活動都希望給青年人更多的相識機會,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圈層,擁抱更廣闊的幸福。
給婚戀一個全流程的保障
8月23日,第十三屆隴南乞巧女兒節在隴南西和開幕,乞巧女兒節是女性的傳統節日,通過充滿儀式感的傳統活動,祈望女兒心靈手巧,更祈求有一段美好的姻緣。
在這樣寓意美好的日子,隴南市為百對新人舉辦集體婚禮,現場沒有鋪張排場,滿滿的儀式感和幸福笑容生動展現了隴南婚俗改革與移風易俗的顯著成效。
如今,集體婚禮已經成為甘肅省婚嫁移風易俗,為年輕人提供新式婚戀價值觀服務的窗口。
今年,甘肅省各地已經在平涼崆峒山下舉辦“禮贊勞動美·執手繪新篇”百對職工集體婚禮。在夏河草原舉辦主題為“緣定圣境甘南·共筑幸福家園”的草原集體婚禮。在隴南萬象洞舉辦蘭州鐵路局集體婚禮。在甘谷縣古坡草原舉辦“草原為幕·秦禮為媒”集體婚禮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集體婚禮,不僅樹立婚嫁新風,還展現了多元婚俗文化,為年輕人“簡婚”提供了新選擇。
今年“5.20”是全國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實施以來第一個婚姻登記高峰,甘肅省共有5940對新人登記領證,其中301對以“全國通辦”“全省通辦”的形式異地領證,再次簡化了領證流程,節約了領證時間。
當天,作為蘭州市中心城區的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共迎來248對新人登記,為了讓新人都能實現美好愿望,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從4個窗口擴展到6個窗口,通過早上班晚下班的延時服務,完成所有新人辦證制證。
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副主任陳梅先說,現在婚姻登記完全免費,包括復印資料也是中心免費提供,希望便捷服務可以給登記結婚的新人帶來愉快體驗。雖然他們登記流程精簡,但是儀式感一點沒少。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最新版頒證大廳氛圍甜蜜美好,新添加的飛天元素蘊含濃郁的甘肅文化,帶來滿滿祝福,已經成為年輕人婚姻登記的網紅打卡點。
特別是5.20、七夕等特殊的日子,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充滿儀式感的方式,引導新婚青年認識婚姻的莊嚴與神圣,希望以此開啟他們美好的婚姻生活。
甘肅明睿心理服務中心理事長季春暉就曾多次主持這樣的活動。作為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季春暉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是婚姻家庭咨詢師,她希望通過頒證現場的活動,傳遞婚姻與家庭的責任,通過婚姻家庭課堂讓相愛的人可以彼此包容。
冷靜戰勝沖動離婚的實踐
現實生活中,婚姻又被稱為“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特別是一些青年人沖動結婚、沖動離婚,更是成為現代婚姻需要面對的問題。
當青年人走進婚姻,面對現實出現迷茫,甚至想要放棄之時,還有哪些保衛婚姻的辦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明確了離婚冷靜期,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如今4年時間過去,效果如何?
“有些離婚夫妻一聽離婚還要預約等30天,也非常惱火,不過我們都會耐心勸導,最后大家也能理解。”陳梅先如是說。
“離婚冷靜期是緩沖期,但不是萬能藥,如果夫妻感情真的破裂無法挽回,30天后他們還是會辦離婚登記,這時雙方因為有了時間去解析矛盾,反而平和了很多,不像以前談著談著就爆發了。”陳梅先說。
如果說離婚冷靜期留給雙方是思考時間,帶給全社會的則是挽留時間。在季春暉看來,只要夫妻雙方還愿意找第三人說道說道,這婚姻就還有挽回余地。
城關區婚姻登記中心有專門的婚姻家庭咨詢室,有專業的婚姻家庭心理咨詢人員值守,如果雙方對彼此還有一絲留戀,在第一次辦離婚的時候都會被介紹進來坐坐。
季春暉也是調解者之一,面對那些走到邊緣的婚姻,她更多是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從中尋找打開心結的關鍵。
楊小美(化名)才結婚兩年,就打算離婚。面對冷靜期的思考,她也放不下丈夫,可是這婚不離,她也壓抑的不成。
原來,楊小美的丈夫胡小強(化名)在單親家庭成長,由媽媽一手帶大,是典型的“媽寶男”。結婚后,胡小強的媽媽對小兩口的生活插手過多,包括嫌棄楊小美洗衣服不干凈,將胡小強的衣服搶回去自己洗,這讓楊小美自尊心受挫,感到非常壓抑。
面對強勢婆婆的各種插手,楊小美也希望胡小強出面說一下,可是胡小強總說媽媽把他養大不容易,有些事說了傷媽媽的心。一次次容忍退讓,心力憔悴的楊小美發現,對于丈夫來說媽媽只有一個,妻子就不好說。于是,雖然雙方有感情,可是楊小美不希望這樣稀里糊涂過下去,所以要離婚。
在調解員的勸導下,胡小強的媽媽為了兒子的婚姻也走進調解室,話說開了,矛盾也解決了。
季春暉表示,戀愛和結婚本身就有落差,婚前雙方或多或少都會(隱藏)偽裝,將好的一面多多呈現,婚后則可能放飛自我,所以對于婚姻的期許,每個人都必須有客觀認識,這樣才能在面對矛盾時尋找解決方案,而離婚冷靜期就是這樣一個思考過程,生活并不完美,但都需要真誠面對。
“離婚冷靜期實施以來,我們勸和的成功率達到45%以上,我2010年從業時勸和成功率是14%,所以這個政策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季春暉表示。
在離婚冷靜期提供緩沖的同時,甘肅省各級法院也在探索離婚案件調解機制,為保衛婚姻探索最后一道防線。
近年來,甘肅省法院系統推行“診療式審判”模式,通過聘請心理專家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評估和精神撫慰,以柔性司法促進心理創傷治愈、家庭關系修復。這種模式旨在實現“既解法結,又消心結”,減少對抗式訴訟對家庭的二次傷害。
全省法院還組建“法官+心理咨詢師+家事調解員”的專業化訴調團隊,并改建、擴建家事審判法庭、家事調解室、心理疏導室等特色審判矩陣。截至2024年底,全省法院共對接家事調解組織1547個,聘請人民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專職律師4474人,為調解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2024年,全省法院委派訴前調解糾紛35068件,調解成功22034件,成功率達62.83%。其中,婚姻家庭類案件調解成功率高,有效鞏固了婚姻關系。
相擁幸福天長地久的期許
“通過這些年的積累,我們覺得婚姻調解不僅是婚姻邊緣的緊急干預,更應該是在結婚前就形成正確婚戀價值觀,所以,我們的服務正在覆蓋婚姻的全流程。”季春暉介紹,隨著人們觀念的轉化,對于婚姻的保衛已經滲透到婚前、婚后的各個方面。
“匯聚幸福·和合之家”是甘肅省婦聯系統和民政系統推出的婚姻全流程服務品牌。季春暉也是項目參與者。
“我們以前主要精力是調解婚姻邊緣的人,現在我們通過品牌服務進企業、進高校等多種形式,向青年人宣傳婚姻家庭相處之道,讓他們從開始就對婚姻有合理的預期和認識,這種服務前移會讓結婚成為一件深思熟慮的事,從而更好的規避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季春暉如是說。
青年人喜歡玩游戲,結婚前玩就算了,婚后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依然玩性不改,導致很多婚姻危機。對面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婚姻調解員不會勸導玩游戲者放棄游戲,而是希望雙方找一個彼此能接受的范圍,讓生活和游戲可以平衡。
“這就是婚姻,我們需要包容,也需要改變一些來維護。”季春暉說。
目前,甘肅省共建設“和合之家”1902個,成為護航婚姻長期穩健的關鍵。“和合之家”4321工作法也入選中央政法委、全國婦聯十大最美家事解鈴人工作品牌。
而談及未來,如何讓婚戀長久幸福,今年甘肅省兩會期間,甘肅省政協委員閆杰提交提案建議,甘肅省要積極打造婚戀友好城市,系統提升青年婚育服務效能,助力青年幸福生活與社會發展。在提升婚育服務效能方面,設立青年婚戀服務中心,提供婚姻咨詢、婚戀指導、法律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并配備專業團隊。同時,引入心理咨詢機構、婚姻輔導機構等,為青年提供婚前教育、心理輔導,提升婚戀素養和幸福感。此外,制定購房補貼、生育津貼等優惠政策,設立婚戀交友活動專項基金,支持活動開展。
“又是一年七夕時,婚姻登記中心將迎來婚姻登記高峰,我們將全力做好服務,用有儀式感的頒證為新人帶來美好祝福和難忘回憶。”面對七夕,陳梅先希望他們的努力給新人一個好的開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