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明確從 2025 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這一重大民生政策的出臺,既回應了千萬家庭的實際需求,更折射出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化與公共服務的迭代升級,彰顯了國家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戰略決心。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公平的起點。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前教育質量差異顯著,部分農村地區園所設施簡陋、師資薄弱;家庭支出壓力仍然存在,民辦園保教費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偏高;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民辦園教師持證率和穩定性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影響了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滿意度。《意見》的出臺,正是通過制度性安排打破這種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站在相對公平的教育起跑線上。
以免費學前教育筑牢教育公平的起點防線,絕非簡單的“政府全包”,更不是“降低教育質量”,而是以“保基本、保普惠”為原則,構建更可持續的公共服務體系。《意見》明確“免除公辦園學前一年保教費”“民辦園參照同標準減免”,并建立“財政專項補助”機制,要求“因免保教費減少的收入由財政部門綜合測算并給予補助”。這一設計既守住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底線,又避免了“一刀切”帶來的財政壓力,更通過“精準補助”確保幼兒園正常運轉。試點實踐經驗早已證明,免費與質量并非對立。只有當財政投入與免費政策同步落實,將資金精準投向園所改造、玩教具配備、教師培訓等關鍵領域,才能筑牢教育公平的起點,實現“減負不降質”的目標。
以免費學前教育筑牢教育公平的起點防線,其成效取決于“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的有機統一。《意見》既明確國家統一要求,又為地方留足探索空間,體現了“全國一盤棋”與“因地制宜”的科學統籌。在實施過程中,需重點做好三個銜接:一是與現有資助政策銜接,對低保家庭、孤兒、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繼續強化兜底保障,避免政策覆蓋盲區;二是與民辦園規范發展銜接,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等方式引導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遏制高收費、低質量傾向;三是與城鎮化進程銜接,在人口流入集中區域同步規劃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防止出現“學位缺口”導致政策“空轉”,切實織密公平之網。
以免費學前教育筑牢教育公平的起點防線,只是一個新開端。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將政策細化為可操作的“施工圖”;財政、教育部門要強化資金監管,確保每一分補助都用在“刀刃”上,同時嚴格規范辦園行為,守護好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社會各界也要積極參與,通過監督、志愿等方式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家庭享受到政策紅利,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中健康快樂成長,為人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國家未來積蓄蓬勃力量。(林偉)
- 2025-08-14一盒熱飯暖人心,“以德服人”照亮旅途溫情
- 2025-08-14【好評中國】世運會,升騰公園城市萬千氣象
- 2025-08-14【地評線】飛天網評:壓實責任,抓實高校畢業生就業
- 2025-08-14【地評線】飛天網評:在與時俱進中始終堅守黨校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