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我國氣象條件總體偏差,華東華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黃淮等地持續高溫干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下半年極端氣候事件偏多,旱澇、臺風等威脅并存,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道關口,需著力強化農業防災減災。為應對給農業生產不利影響,各地各部門要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
在前瞻預判中抓實秋糧生產。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秋糧距離大面積收獲還有兩個月,正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面對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的不利狀況,各地各部門要始終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各地各部門要聚焦防汛保糧,采取“人防+技防”聯防模式,建設山洪災害預警水量水位一體站,下撥淤地壩、水庫防汛專項資金,提前購置各類防汛物資。雨前要疏通排水溝渠,檢修排灌設備;雨后一旦出現內澇,要加快排水防澇,促進根系恢復活力,防止倒伏或早衰。在水分管理上,要結合實際進行合理澆灌。各地要結合農作物長勢和生育進程噴施殺蟲劑、葉面肥等,保障秋糧生產。各地各部門要提早做好防汛與抗旱工作,做好應急預案,最大限度地確保秋糧豐收。
在應急響應中抓實高溫抗旱。“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當前,對秋糧影響更大的氣象因素是持續性高溫干旱威脅。受高溫干旱影響,土壤失墑較快,部分地區出現玉米葉片卷曲和生長進度滯后現象。各地要及時進入抗旱調度模式,確保調度的流量、水量滿足旱區抗旱需求。各地要合理利用農田水利設施助力應對旱情,組織制訂流域控制性水工程抗旱調度方案,確保各地水利工程全部進入抗旱調度模式,確保調度的流量、水量滿足旱區抗旱需求。要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充分發揮農渠、機井、泵站、坑塘等農田水利設施調節作用,分作物、分區域、分環節落實落細節水灌溉和田管關鍵技術。針對部分受干旱影響嚴重、基本絕產的玉米地塊,要引導各地農戶及時采取青貯措施或種植蔬菜、小雜糧等短季作物,減少損失。
在全力保障中恢復農業生產。確保秋糧豐收,既要抓實防汛抗旱工作,也要注重各方面的保障支撐。入汛以來,各地受災地區的農業生產正在加快恢復,相關農業保險賠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為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各地督促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全面啟動應急響應機,按照“快查勘、快定損、快理賠”要求,提高賠付速度,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災損農業設施修復、農田疏渠排澇等救災措施給予補助,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助力夯實秋糧豐收基礎全力抗旱澆灌、搶排積水,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接下來,各地要繼續緊盯干旱、高溫熱害等災害風險,加密研判,盡早發布災害預報預警,提高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環環緊扣跟進抓好在田農作物管理。要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溝渠修復整治等,持續增強農業氣候韌性。(張若麟)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堅持不懈為基層減負
- 2025-08-13【好評中國】持續釋放新發展理念的引領力
- 2025-08-13【好評中國】應變求新,推動中國經濟破浪前行
- 2025-08-13【好評中國】立秋奏響豐收歌,“世運”唱響《逐夢》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