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是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生態宜居的核心力量。想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必須“三措并舉”,厚植鄉村振興“人才林”,讓各類人才在鄉村這片廣闊天地中大展拳腳、建功立業。
首先,拓寬渠道“引”人才,廣聚鄉村振興“源頭水”。鄉村要發展,就要打破人才瓶頸,吸引更多有知識、有技能、有想法的人才投身鄉村建設。一方面,政府應出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如提供創業補貼、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優惠等,鼓勵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就業,讓他們能夠安心扎根鄉村。另一方面,要積極搭建鄉村與外界的溝通橋梁,通過舉辦鄉村發展論壇、項目推介會等活動,吸引城市里的各類專業人才,如農業專家、電商人才、文旅策劃師等,以技術入股、項目合作等形式參與鄉村產業發展。例如,某鄉村通過舉辦農產品電商發展研討會,吸引了一批電商人才,幫助當地農民建立起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農產品銷量大幅提升,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通過多種渠道泛引才,為鄉村振興匯聚源源不斷的“源頭水”。
其次,強化培訓“育”人才,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本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但部分人員可能存在知識老化、技能不足等問題。因此,要加強對本土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需求,開展精準化培訓。比如,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種植養殖培訓,提升他們的農業生產水平;對有創業意愿的人員,進行創業技能、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創業成功率。另一方面,建立長期穩定的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并將培訓與職業技能認證、職稱評定等掛鉤,激勵更多人主動參與學習。此外,還可組織人才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拓寬視野,借鑒成功經驗。通過持續有效的培訓,讓本土人才不斷提升能力素質,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最后,優化環境“留”人才,營造鄉村振興“好生態”。引來了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要從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等多方面著手,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在工作上,為人才提供必要的資金、設備、技術支持,幫助他們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他們的才華得以充分施展。在生活上,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才在鄉村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生活資源。在人文環境方面,營造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例如,一些鄉村為外來人才建立了人才服務站,提供一站式服務,及時解決他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讓人才感受到鄉村的溫暖與關懷,愿意長期留下來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
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通過拓寬渠道引人才、強化培訓育人才、優化環境留人才這“三措并舉”,定能厚植起一片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人才林”,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讓鄉村大地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魅力,實現鄉村的繁榮發展。(肖遙)
- 2025-04-17【地評線】飛天網評:直面壓力挑戰,增強外貿發展韌性
- 2025-03-31【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高質量充分就業再加一把力
- 2025-03-31【地評線】飛天網評:為全球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 2025-03-31【地評線】飛天網評:為投資中國注入信心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