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書推薦|《人體簡史(少兒彩繪版)》

20世紀80年代,我在國外讀博時,為了提升我的英語寫作能力,導師讓我到英語系選了好幾門課。在英語系選課的好處是:通常由于我是班里唯一母語非英語的學生,授課老師都對我另眼相看,關切有加,因而,我與這些英語系教授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其中英語寫作課的蛋(英文 Eggs,他確實姓蛋)教授,對我的幫助最大。記得有一次課余閑聊,我請他推薦一些文學以外的現代非虛構類寫作名家。他說,美國散文大家除了E.B.懷特、H.L.孟肯之外,約翰·麥克菲是當紅的非虛構類作家。自那時起,我除了讀麥克菲的作品之外(有十余本),也迷上了美國旅行文學作家保羅·索魯(又是十幾本,其中包括他的兩本精妙的中國游記)。到了90年代,我工作之后突然發現了一位當時定居在英國的美國旅行作家比爾·布萊森。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離我的住地只有幾個小時的車程。他的成名作《失落的大陸——美國小城之旅》令我讀來既熟悉又驚訝:熟悉的是他所描述的美國中西部小城風情(畢竟我就生活在中西部的一個大學城里),驚訝的是他極為獨特的視角,以及幽默風趣的文筆。自那時起,他的每一本新書問世,我都迫不及待地買來一讀為快。他成了繼索魯之后,我喜歡上的第二位旅行文學作家。
及至后來,他的書由旅行文學擴展到語言和文學史方面,盡管這些并非他的專長,但書一出版,不僅普通讀者大呼過癮,連專家們也刮目相看。比如講英語語言發展史的《母語》,以及講英國文學史的《莎士比亞》,都曾榮登各大暢銷書榜。尤其令我再度吃驚的是,莎士比亞(一如中國的李白和蘇東坡)是個幾乎已被前人寫爛了的題材,而新史料又極少。布萊森再次以他的新穎視角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勾人文筆,贏得了專家與大眾的一致認可。正如不止一位評論家所指出的那樣:布萊森極其擅長給老故事注入新活力——他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斷無他人能及……
真正讓我對他佩服至極的,是他初次嘗試科普寫作就大獲成功。
2003年布萊森出版的《萬物簡史》,以624頁的篇幅講述了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直到人類文明興起世間所發生的一切[或是像他的英文書名所寫的“幾乎所有的事情(nearly everything)”]: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考古學、人類學等無所不包。該書是21世紀超級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無論是在科普領域還是在出版界,都堪稱現象級的神作。我當時頗為好奇的是,作為一個科學的門外漢,布萊森是如何取得這一成就的呢?所幸他在《萬物簡史》的“引言”里披露了一些信息:比如,他在讀小學時曾被一本地質學方面的科普書深深吸引;科學幽默大師費曼對他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為寫《萬物簡史》花了3年多的時間埋頭閱讀有關書刊資料,滿世界地尋訪各方面的專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倒想要看看,能否從非專業的角度,用有限的知識儲備,盡量深入地去理解、領會,甚至贊嘆、欣賞科學的奇跡和成就。”
結果表明,由于他童稚般的好奇心,以及非凡的講故事能力,他不僅做到了,而且干得非常漂亮!
在《人體簡史(少兒彩繪版)》中,他的上述努力與才華得到了進一步的彰顯,請看開頭一段: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身體看成是理所當然的東西。我敢肯定,只有 當身體告訴你它需要吃點零食,或需要一個創口貼,或需要去趟廁所的時候,你才會注意到它。在其余的時間里,你盡管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比如下面該玩哪一個電子游戲,或該看哪一檔電視節目,你的身體會繼續做它自己的事……是啊,無論它在干著什么。
接著,他就告訴讀者,你的身體究竟在干些什么神奇的事,比如:
連想都不需要想,你一直在眨巴著眼睛。你知道你每天要眨巴多少次眼睛嗎?500次?1000次?14000次?每天在你醒著的時候,你的眼睛總共有23分鐘是閉著的——我敢擔保你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你骨骼中那些海綿狀的東西不斷地在制造紅細胞。猜一猜在你讀這句話的當兒,你體內骨骼已經制造了多少個紅細胞?100萬!
這只是開頭的前言,貫穿全書有無數類似的可笑但又讓你止不住好奇(卻又完全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的問題。(苗德歲)
- 2024-06-06《朱仲祿演唱花兒集》出版發行
- 2024-06-04一部內容厚重的地方民俗志
- 2024-06-03一部被杜撰的“偽經”,難掩中國式孝道“真情”
- 2024-06-03“喚醒”古籍!探訪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影印出版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