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慧雅
2024年,全省深入實施數字鄉村戰略,聚焦夯實數字鄉村基礎設施、發展鄉村數字經濟、繁榮鄉村數字文化、提高鄉村數字治理能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綿綿用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成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鄉村振興,數字為“翼”。從河西走廊的智慧農田到隴東高原的電商直播間,從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到農村智慧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數字浪潮正席卷隴原鄉村,以“數”賦能,以“智”提質,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強基固本 筑牢數字鄉村“硬支撐”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建設的“生命線”,唯有底座堅實,方能行穩致遠。
2024年,全省堅持把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鄉村“互聯網+”作為數字鄉村的優先任務,讓數字信號覆蓋鄉村每個角落,讓智慧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
網絡覆蓋提質擴面,全力推進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全年新建5G基站1.8萬個,推動85%以上行政村實現5G網絡覆蓋,千兆光網逐步向農村地區延伸,新增10GPON端口10萬個,為農村群眾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同步推進,市縣、鄉鎮、行政村有線電視光纜通達率分別達100%、95.3%和60.4%,讓農村群眾享受到更為豐富的數字文化生活。
同時,聚焦農村生產生活關鍵領域,推進供水工程智慧化建設,印發《甘肅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28年)》,統一規劃農村供水在線監測控制,實現農村供水“智慧管、精準供”。
金融科技賦能民生的實踐,更讓數字基建充滿“煙火氣”。作為《甘肅省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的32個示范項目中較為典型的案例,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與東鄉縣供排水服務中心合作落地全國首個水務線上繳費IC卡圈存項目,從東鄉縣逐步推廣至臨夏州50%行政區域,惠及40萬群眾。該項目不僅解決了農村群眾“繳費跑遠路”的難題,更帶動用電、燃氣、供熱等民生項目線上化轉型,讓數字基建真正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便民橋”,彰顯了“數字為民”的核心價值。

產業賦能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數字技術則是撬動產業升級的有效杠桿。
2024年,全省以智慧農業引領農業現代化,以農村電商暢通產銷鏈路,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讓“數字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助力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隴原大地智慧農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建設智慧農業示范點,開展品種、技術、模式、機制示范,民勤縣、臨澤縣等8縣區建成高標準農田與灌區智能化管理示范區20.3萬畝。推動涉農數據開發利用。加強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數據的匯聚流通、開發利用,建設促進數字鄉村發展的涉農服務應用,為農業裝上“科技大腦”,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
絲綢之路信息港公司研發的云上鄉村數字農業平臺,成為數字賦能農業的代表。該平臺以農民及新型農業主體為中心,橫向聯通農業產業端、涉農政務服務端及農產品消費端,縱向貫通省、市、縣、鎮、村、戶及產業各環節,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惠農政策精準推送、涉農服務線上申辦、商貿物流全程溯源。目前,平臺已在康樂縣、東鄉縣投入運行,注冊用戶近24萬,成功入選2024年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軟件系統”優秀案例。
農村電商發展勢頭強勁,讓隴原特產走向全國。
2024年以來,全省加快培育農村電商龍頭企業,環縣憑借完善的電商體系和特色產業基礎,成功入選商務部首批農村電商“領跑縣”典型案例。整合供應鏈資源,進一步構建全省農資服務“一張網”。全省持續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12742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按照“一村一站”工程標準完成改造,標準化建設率達80.1%,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I@甘肅 2024網絡富民博覽會”系列活動,成為了數字助農的“大禮包”。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在14市州86個縣區及蘭州新區開展網信新農人培訓22場次,培訓近4萬名新農人掌握數字技能。
舉辦“I@甘肅 2024網絡富民博覽會”隴原豐收季活動,487名地縣網絡達人主播踴躍參與,推介120余種農文旅產品,總銷售額達6500余萬元,助力200余萬單隴原特產美景“出山”。系列活動圍繞#甘快看#厚道甘肅#最美新農人等話題開展專題采訪,總閱讀量4700余萬人次。

服務惠民 織密鄉村民生“幸福網”
數字鄉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讓農村群眾共享數字發展成果。2024年,全省聚焦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推動“互聯網+”服務向鄉村延伸,用數字化手段破解農村民生難題,讓便民服務更有溫度、更接地氣。
“互聯網+政務服務”讓群眾辦事更便捷。全省開發建設覆蓋托育、教育、就業、就醫、養老、住房、救助等領域的智慧平臺,整合分散服務資源,實現醫療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托育機構監督管理、老年人生活服務、低收入群體管理服務、社保卡多場景應用等功能,為農村基層的生產生活提供便捷普惠服務。社保卡多場景應用持續拓展,在就醫結算、社保繳費、惠民補貼領取等領域實現“一卡通行”,讓農村群眾“少跑腿、多辦事”。
進一步完善農村社保與就業服務。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面納入甘肅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參保登記、待遇申請、關系轉移等業務實現“網上申請、一網辦理”,打破地域限制;“大就業”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后,覆蓋全省203項就業業務辦理事項,“如意就業”全省公共就業服務網上線運行,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崗位匹配、政策咨詢、職業指導等全方位服務,讓就業服務“觸手可及”。
“互聯網+教育”讓農村孩子享有優質教育。全省實現“三個課堂”全覆蓋,建成4007個“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直接惠及城鄉薄弱學校師生30余萬人,名校、名師、名課資源跨區域共建共享,讓農村孩子坐在教室里就能聆聽名校名師授課。推動8所師范類高校持續開展“互聯網+支教”項目,遠程支教18個縣區341所中小學,為農村學校送去優質教學資源。
同樣,“互聯網+醫療健康”也在守護著農村群眾健康。全省持續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功能,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衛生機構100%接入,所有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構建起覆蓋城鄉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大力推廣電子醫保憑證應用,全省醫保電子憑證累計激活2453萬人,激活率達98.95%,醫保掛號、繳費、結算等政務服務實現“全程網辦、一網通辦”,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
不斷提升面向農村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務水平,以數字為“媒”帶去更貼心地服務。全省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37項省級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全部通過社保卡發放,實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待遇進卡”全覆蓋,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群眾。
推進全省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適老化與無障礙改造,在顯著位置添加無障礙標識,優化界面交互設計,滿足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網站訪問需求,讓數字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治理升級 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數字化是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徑,是實現鄉村善治的關鍵抓手。2024年,全省將數字技術融入鄉村社會治理、應急管理、生態保護等領域,推動鄉村治理向“精細化”轉變、向“主動預見”升級,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
全面推進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管理平臺系統聯通共享,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深入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充分利用網絡工具開展以案釋法、普法宣傳,讓法治理念深入鄉村肌理。
加快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提升鄉村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制定《氣象監測設施和數據資源共建共享管理工作方案》,完善分災種、分區域、分時段、分強度、分影響的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服務體系,為鄉村防災減災提供精準氣象支撐。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讓鄉村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從強化數字基建,到提質產業賦能,從暖心民生服務,到優化治理升級,甘肅以數字為“筆”,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甘肅,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鄉村在數字化浪潮中煥發更強生機,書寫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 2025-10-16公發筑路 暢行隴原|公發G571阿若項目總包部:施工以人為本 戈壁崛起阿若小鎮
- 2025-10-10隴拍客丨駝鈴悠揚 穿越千年——33峰駱駝重現駱駝城遺址
- 2025-10-13隴拍客丨肅南:祁連山秋景美如畫
- 2025-10-15第三屆甘肅省企業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5家科技創新企業榮膺金獎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