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金果”鏈就百億集群——平涼市大力推動“靜寧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甜心”蘋果。 閆和平

莊浪梯田蘋果掛滿枝頭。曹小成

崇信縣錦屏鎮果農喜獲豐收。陶占軍

航拍涇川縣豐臺鎮豐臺墩村矮砧密植優質蘋果示范園。

在靈臺縣什字鎮,果農借助升降平臺進行作業。曹紅遠

靜寧縣威戎鎮蘋果智慧分選車間。吳璽

莊浪雪原公司工人正在包裝蘋果。曹小成
田麗媛
秋日平涼,天高云淡。百萬畝果園里,紅果壓枝,甜香四溢。
10月16日,2025年中國蘋果產銷峰會暨靜寧蘋果招商推介大會將在平涼開幕。
平涼,是原農業部劃定的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在這里,蘋果不只是單純的水果,更是180多萬群眾心中改寫命運、書寫傳奇的象征。在這里,一顆顆紅蘋果正經歷著從“致富果”到“幸福果”的精彩蝶變。
近年來,平涼市把發展現代果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適應國內外蘋果產業發展趨勢和消費結構升級為方向,以打造西部現代精品農業樣板區為目標,大力推動“靜寧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稟賦天成 黃金地帶的“紅寶石”
“這棵樹跟我兒子同歲,31年了。”在靜寧縣賈河鄉中堡村的果園里,果農楊連軍輕撫一棵粗壯果樹,語氣里滿是親切。
時光回溯到31年前,他種下第一批果苗時,從沒想到它們會成為家中的“搖錢樹”。如今,他經營的15畝果園中,10畝已進入盛果期,“去年10畝果園收入25萬元,今年預計也不差。”
靜寧縣地處北緯35度的黃土高原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區,海拔1340米至2245米,年日照時數2238小時,年平均晝夜溫差13攝氏度。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里生長的蘋果個大形正、果面光潔、酸甜適度,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標均超行業標準。
“靜寧蘋果的優勢在于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副所長李鵬鵬說,“黃土高原的疏松土層深達百米以上,富含鉀、鈣、鎂、鋅、硒等多種礦物質,為蘋果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治平鎮果農郭智勇對此深有體會:“以前靠蠻干,現在靠巧干。”他種蘋果20年,如今自家的30畝果園采用精細化管理,肥料稱斤施,以農家肥打底,配上發酵好的黃豆、油渣、麥麩等,種出的蘋果好吃又好看。今年,他的蘋果收入預計達70萬元。
歷經40多年發展,“靜寧蘋果”產業從零星栽植到規模化擴張,再到如今的轉型升級,蘋果種植面積達151萬畝,今年預計產量270萬噸,產值超160億元。這片土地,正書寫著蘋果產業引領經濟騰飛的輝煌篇章。
科技賦能 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在莊浪縣萬泉鎮的數字化分選車間里,一條嶄新的法國邁夫第七代數字化光電分選線正在高速運轉。蘋果在傳送帶上跳躍,經過檢測系統時,瞬間完成360度掃描。
“這套系統能對果品進行全方位無損檢測和智能分揀,連蘋果內部的糖度都能檢測出來。”莊浪雪原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凱介紹,“該系統日加工量達50噸,可以實現全年供應優質果品。”他們通過訂單收購與種植托管服務模式,與莊浪、靜寧等主產區2000余戶果農深度合作,通過高于市場價30%的溢價收購優質果品,帶動果農增收收益超22%。
如果說精細管理是靜寧蘋果產業的“筋骨”,那么科技創新就是助其高飛的“翅膀”。在平涼,每一寸土地和蘋果種植的每一個環節都被賦予了科技力量。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平涼成立果業研究中心,發揮市、縣林果科研推廣機構作用,精心選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紀1號”“靜寧1號”新品種,引進推廣“蜜脆”“瑞雪”“維納斯黃金”等49個新優品種,形成結構更趨合理的品種布局。
在靈臺縣玉秦田源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果園里,理事長白玉然正在檢查維納斯黃金蘋果的長勢。“我們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雖然前期投入大,但管理方便,產量高。”他介紹說,這片350畝的現代化果園,預計今年總產值能達到五六百萬元。
為強化院地合作,平涼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訂靜寧蘋果柔性引進智力服務合作框架協議,常年邀請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科學家把脈會診、現場指導。堅持數字賦能果業振興,建成靜寧蘋果科創館、數字果業平臺,建設2萬畝智慧果園,蘋果產銷大數據、智能監測和農機裝備綜合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我們的專業技術人員長期扎根一線,帶著果農干,培養出了一大批職業果農,幫助群眾收獲了更多的‘黃金果’,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平涼市林草局局長羅小平說。
鏈條延伸 一顆蘋果的“七十二變”
一顆蘋果的價值能有多大?在平涼,這個答案正在被不斷刷新。
在靜寧縣隴原紅果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機器轟鳴與果香交織。經過全自動清洗后,蘋果進入多級分選。光學分選機通過紅外掃描判定“優質果”,將其導入高端果汁通道。幾小時后,原本每公斤3元的蘋果,變成300毫升高端蘋果汁,零售價8元,價值實現數倍增長。
“這條國內先進生產線主打NFC非濃縮還原汁,鮮果冷壓榨工藝每小時處理3至5噸蘋果,出汁率達50%左右。”公司負責人王占甲指著設備介紹說。
近日,NFC蘋果汁首次銷往香港。這不僅是一次“零的跨越”,更讓“甘味”農產品在香港消費市場樹立了新形象。
若說靜寧縣隴原紅果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實現蘋果“從鮮果到飲品”的跨越,那么西物優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則讓其跨界更“新奇”。在這里,蘋果延伸出面膜、保健品等產品,實現“全身是寶”。
“2018年起與天津農學院、甘肅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就是要把蘋果價值‘吃干榨凈’。”西物優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星拿起蘋果花茶介紹。價格標簽數據亮眼:一噸鮮蘋果2000元,加工成果脯1萬元、蘋果脆2萬元;深加工成多酚原料,每噸超10萬元。“今年銷售額破5000萬元,高端產品占三成。”王星自豪地說。
西物優品還為蘋果賦予文化內涵。“甘小星”品牌結合蘋果“平安”寓意推出定制禮盒,提升產品溢價。如今,該品牌已與陜西長武等地合作,輸出模式與技術。
在莊浪縣,平涼關山紅酒業正在上演一場“慢藝術”的釀造過程。公司經理金黃龍指著生產線說:“從枝頭到瓶口,我們要陪它走過三四年光陰。”200噸精挑細選的莊浪蘋果,在低溫中緩慢發酵,經歷數次蒸餾提純,最終凝萃成僅15噸晶瑩剔透的蘋果蒸餾酒。今年預計生產約3萬瓶佳釀,均價230元,年銷售額將突破300萬元。
平涼市通過延鏈補鏈強鏈,交出了精彩答卷:培育形成甘肅德美地緣、甘肅貢禾食品、靜寧常津果品等31家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擁有980家產加銷、貯、運、服各類涉果企業。全市果品年儲藏能力126萬噸,年精深加工轉化能力16.5萬噸,開發生產果汁、果醋、面膜、啤酒、花茶等系列產品10余種。
品牌強基 從“賣產品”到“曬品牌”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品牌的競爭。
“靜寧蘋果”不僅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還是一連串金字招牌的擁有者:入選國家精品品牌培育計劃,榮獲世界地理標志產業綠色發展示范品牌、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最有價值十強等稱號,成功躋身首批中國100個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名單,品牌價值達到181億元。
這些榮譽的背后,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品質堅守和品牌塑造。平涼市通過制定嚴格的產地認證和質量標準體系,確保每一顆貼上“靜寧蘋果”標簽的果實,都是品質的保證。
“吃遍天下蘋果,還想靜寧蘋果。”這不僅是一句贊譽,也是對靜寧蘋果產業綜合實力的生動詮釋。
在位于莊浪縣的甘肅貢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直播工作室里,主播正在鏡頭前熱情介紹蘋果汁。“每天兩場直播,每場兩小時,兩名專職主播輪番上陣。”銷售經理石小娟說,“單場最高紀錄是1000單,銷售額達4萬元。”直播電商這個新引擎,已為企業貢獻了四分之一的銷售額。
為了讓靜寧蘋果的香氣飄得更遠,平涼市先后在北京、深圳、西安等地區設立“靜寧蘋果”品牌形象店,與北京新發地、深圳海吉星等大型批發市場建立穩定銷售渠道。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果蔬食品博覽會、展銷會,“靜寧蘋果”地頭收購價連續19年領跑全國。
同時,平涼市精準把握國際市場需求,靜寧蘋果遠銷東南亞、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加坡、尼泊爾等國家建立海外倉及專柜11個,全市培育蘋果出口企業41家,2024年出口蘋果2.66萬噸、創匯2.55億元。
此外,平涼市成功打造新華·中國(靜寧)蘋果價格指數,以持續權威的發布和專業化的運營,向市場參與者提供有效的價格參考基準和市場信息。平涼“靜寧蘋果”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全省首批“蘋果期貨交割庫”成功落地,實現了“四季有鮮果,鮮果賣天下”的產銷兩旺美好圖景。
富民增收 小蘋果成就“大民生”
9月初,靜寧縣8萬余畝早熟蘋果紅艷如火。這些以“早”爭“優”的蘋果,不僅延長了市場供應期,而且以實實在在的“甜蜜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今年政府推廣新技術,4畝老果園‘返老還童’,蘋果品質更好了,預計能多掙兩萬元。”靜寧縣余灣鄉王坪村果農王新社撫摸著色澤鮮亮的蘋果,笑容燦爛地說道。
李店鎮上杜村果農杜喜強對此深有同感。他的28畝果園規劃得整齊劃一,株行距嚴格按標準把控。“果樹要通風透光,還要方便機械進出。”20年的種植經驗,讓杜喜強成了鄉親眼中的“土專家”。他種的成紀一號蘋果四年掛果,盛果期畝產可達2500公斤。“去年掙了35萬元,今年預計能破40萬元。”言語間,杜喜強滿是喜悅。
靜寧縣創新探索吸納就業、公益崗位、訂單生產、入股分紅、以工代賑等14種利益聯結方式,有效滿足群眾需求——有的進入產業鏈成為產業工人,有的通過訂單生產吃上“定心丸”,有的憑土地入股坐享分紅。
為破解“豐產不豐收”難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定點幫扶實施的“保險+期貨”項目持續覆蓋靜寧縣,累計為6.24萬戶果農兜底風險;東西部協作建設的“一縣兩園”帶動1.5萬農戶穩定增收。
2017年成立的崇信縣林果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4600畝現代化果園引領產業升級,推廣矮植密種、水肥一體等新技術。通過“國企+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00多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走出了一條國企助農、產業富民的新路子。
數據顯示,2024年產季,平涼市蘋果產量達254萬噸,一產產值超150億元,全市農民人均果品收入7300元,比2023年增長9.7%。一顆顆紅蘋果,成為串聯起千家萬戶的“共富鏈”。
未來可期 向“蘋果強市”邁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平涼市瞄準全球高端果品市場與鄉村振興戰略支點雙重定位,以靜寧蘋果產業、產品、市場三個中長期規劃和系列團體標準為引領,全面加快建設“蘋果強市”。
《平涼市“靜寧蘋果”產業布局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等一系列規劃,為未來十年“靜寧蘋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領跑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按照規劃,到2030年,全市蘋果產量將達到320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將突破350億元,果農人均果品純收入將達1.2萬元。
中國蘋果產業協會會長楊易評價說:“靜寧蘋果是中國蘋果產業發展的‘領頭羊’,在種植模式、品牌打造、市場開拓、產業升級和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個產業到一座城的希望。靜寧蘋果,這枚鑲嵌在平涼大地上的紅色寶石,映照的是一段艱苦奮斗的創業史、一曲科技興農的奮進曲、一幅鄉村振興的樣板圖。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勤勞智慧的平涼人民正努力書寫著黃土高原的奇跡,在隴原大地上繪就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 2025-10-12【厚道甘肅 地道甘味】 平涼“靜寧蘋果”品牌價值達181億元
- 2025-10-05【甘快看】甘肅平涼崆峒區:守護“中秋味” 更護“舌尖安”
- 2025-09-29上門開方 授之以漁——大數據和文化旅游組專家赴慶陽平涼天水調研側記
- 2025-09-29上門開方 授之以漁——大數據和文化旅游組專家赴慶陽平涼天水調研側記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