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靈臺縣獨店塬上果香四溢。位于北緯35°蘋果黃金種植帶的獨店鎮,萬畝果園里,“瑞陽”“瑞香紅”掛滿枝頭。果農們穿梭林間精心采摘,智能分選線高速運轉,共同譜寫著蘋果產業從特色“珍品”到響亮“地標”的振興華章。2022年,獨店鎮榮膺“蘋果產業百強鎮”稱號。如今,這里正以科技為筆、產業為紙、品牌為墨,在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上,繪就共同富裕的全新篇章。
黃金維度育珍品,自然稟賦鑄金果
靈臺縣獨店鎮地處北緯34°54’—35°14’,正處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蘋果黃金產區。平均1200米的海拔、180米深厚且富含鈣、硒的土層、年均2450小時的充足日照與12℃的顯著晝夜溫差,共同孕育了蘋果的甘甜風味。這里出產的蘋果糖酸比達到優異的80: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穩定在15.5%-16.9%之間。
目前,全鎮果園總面積已達2.6萬余畝,年產優質果品約5.8萬噸,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4.2億元。從黃土高原上的“小果園”到輻射全國的“優質果倉”,獨店蘋果以其卓越品質,生動詮釋著“緯度造珍饈”的自然傳奇。

老園煥新提質效,科技賦能破難題
面對部分老果園出現的品種老化、產量下滑等挑戰,獨店鎮積極探索,創新推出集“土壤消毒、營養槽回填沃土、選用抗重茬砧木、水肥一體化精準管理、嫁接新優品種”于一體的“五位一體”老園改造模式。
優德隆農業公司引種“明月”“維納斯黃金”等新優品種,對650畝老舊果園實施分年度改造,成功實現畝產提升15%、優質果率提高30%的雙重突破。馮家堡村則采用“化整為零”策略,改建現代化密植園,達到了“一年完成改造、第二年即見掛果、第三年實現豐產”的轉型升級目標。
數字翅膀助騰飛,智慧果業啟新篇
科技創新為獨店蘋果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皇甫生態高端果品基地,采用M9-T337自根砧結合歐洲立架栽培模式,實現了“三年掛果、五年豐產”的高效目標。
尤為亮眼的是AI智能分選系統的應用,能在0.1秒內完成高速成像,通過18幀光譜進行精細分析,同步檢測果徑、顏色、內部霉心、糖酸比等多項指標。經過如此“精挑細選”的蘋果,直供上海、深圳等高端商超,即使售價達15元/斤依然供不應求。

聯農帶農創新路,“三金”模式促共富
獨店鎮創新推行“土地流轉得租金、園區務工拿薪金、入股分紅獲股金”的“三金”模式,讓廣大農戶深度參與并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土地流轉農戶可獲得每畝每年600元的租金,且每三年遞增100元;園區提供了400個常年崗位及高達8000人次的季節性用工機會。
通過整合21個村的集體經濟與互助資金,年均為村級組織分紅70多萬元,村均超過2萬元。這種模式將農民從“單打獨斗”引向“抱團發展”,緊密連接起小農戶與大市場,讓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隨著“靈臺蘋果”地理標志商標的成功注冊,獨店蘋果迎來了品牌增值的黃金期。從過去的“粗放種植”到如今的“數字分選”,從以往的“論斤叫賣”到現在的“標準合約”與品牌營銷,獨店蘋果成功實現了從“土特產”到“金名片”的華麗蝶變。
展望未來,獨店鎮果業分管領導楊源春表示,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現代果業強鎮建設,緊緊圍繞“延鏈、補鏈、強鏈”的發展思路,持續強化科技支撐,深化果品加工開發利用,拓展農業文旅融合空間,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三產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蘋果產業特色鎮”。
通訊員 熊瑛 王志文
- 2025-10-15平涼崆峒:金秋豐收季 青貯正當時
- 2025-10-14靜寧:蘋果產業“多點開花” 奏響鄉村振興“豐收曲”
- 2025-10-14漳縣:田間豐收忙 藥材產業向“優”行
- 2025-10-14玉門:小蜜瓜成為鄉村振興“大產業”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