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歇腳點變幸福站——白銀市工會系統構建驛站全覆蓋暖心服務網
白銀融媒記者 喬斌
清晨六點,在白銀市建材市場雙利巷,環衛工人胡曉麗完成了第一班清掃作業。她走到街邊的工會驛站前,對著電子門禁顯示屏“刷臉”。隨著“滴”的一聲輕響,35平方米的驛站內亮起了溫暖的燈光。
這個由白銀市總工會精心打造的智能化驛站,是“小空間承載大服務”理念的生動實踐。目前,全市已建成工會驛站100余家,年服務超3萬人次,一張覆蓋全域的暖心服務網正逐步形成。
“第一次掃碼注冊后,刷臉就能進站,而且24小時開放。”外賣騎手王顯松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向記者展示著手機APP里的驛站定位。作為全市智能化驛站的標桿,甘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驛站(白銀市建材市場站)配備了“人臉識別+身份證驗證”雙模式智能門禁系統。戶外勞動者通過刷臉或刷身份證便可快速進入。管理員還能通過智慧平臺,實時監測室內人員流動、設備運行、物資儲備等關鍵信息,確保服務不斷檔。
如今,“科技+服務”模式已在白銀市推廣開來,全市39個驛站均配備了智能設備。從傳統站點到智慧驛站的升級,體現了白銀市總工會推動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邁進的決心。今年以來,全市新建5個高標準驛站,并對現有驛站開展“回頭看”整改,整合摘牌7個不達標站點。
驛站的暖心,不僅體現在便捷的管理上,更蘊含在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中。“以前總沒時間去醫院,現在在驛站里就能查血壓、做心電圖,還有專家現場解讀報告。”剛結束體檢的快遞員楊家祥拿著報告單感慨道。得益于省、市兩級總工會聯合三甲醫院開展的“健康護航”行動,今年以來,僅景泰縣物流園站點就為300余名戶外勞動者提供了免費體檢,涵蓋血常規、心電圖、彩超等項目。
法律維權服務同樣貼心。甘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驛站(平川區站)設立“法治文化角”,陳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工傷保險條例》等相關法律宣傳資料,法律顧問已提供咨詢服務200余人次。在心理疏導方面,依托全市“1+5+N”心理服務體系,驛站定期邀請專家開展講座。金嶺公園站點已提供一對一心理指導160余人次。
驛站的文化生活也豐富多彩。在金嶺公園站的象棋弈趣角,幾位環衛工人常圍坐對弈。“以前午休不是蹲路邊就是在樹蔭下打盹,現在能吹著空調下棋,舒服多了。”環衛工人毛志強說。讀書分享、公益理發、義診等活動常態化開展,讓勞動者在休息時也能隨時“充電”。
為織密暖心服務網,白銀市總工會在服務創新上持續探索。建材市場站點設置招聘信息欄和智能求職一體機,實時更新崗位信息,支持一鍵投遞簡歷,實現“歇腳即求職”。通過“回頭看”機制,工會定期評估驛站運營,及時更換飲用水、補充藥品,保障服務質量。節假日期間,工會還組織志愿者進駐驛站,確保服務不斷檔、關懷不缺位。
這些驛站,無論空間大小,都已超越了單純的物理“歇腳地”,成為了戶外勞動者心靈歸屬的“暖心港”。未來,白銀市總工會將持續深化驛站服務內涵,推動其從“基礎服務點”向“幸福主陣地”升級,讓每一位戶外勞動者都能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 2025-10-15白銀市景泰縣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 2025-10-15“七個對接”賦能高質量創業——白銀市扎實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綜述
- 2025-10-15白銀:科創向“新”老基地煥發新活力
- 2025-10-09電商“引擎”讓流量變“增量”——白銀市景泰縣電商產業發展能級加快提升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