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程健 實習生 元翔宇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至關重要,位于黃河上游的永靖縣,肩負著重要的生態責任。
近年來,永靖縣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在黃河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近日,“風起黃河”媒體行活動來到這里,一探治理成果。
永靖縣地處黃河河谷,是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守護黃河安瀾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落實這一責任,永靖縣確立了“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奮斗目標,從健全工作體系、完善規劃引領、夯實項目支撐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動黃河戰略落地見效。
在黃河環境保護和治理過程中,永靖縣注重系統治理,打出了治污、防洪、節水、綠化“組合拳”,讓黃河之濱更加美麗。
治污方面,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實施了鹽鍋峽水環境治理等12項項目,治理黃河干流庫岸29公里,實現了沿黃21個村莊生活污水統一收集處理。同時,常態化開展暴雨后上游垃圾打撈工作,全縣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黃河臨夏段成為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防洪方面,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緊盯黃河干流防洪排澇、庫岸治理短板,積極實施黃干縣城段及縣城區域山洪溝道防洪治理工程,使縣城段防洪達到30年一遇的標準。同時,圍繞地質災害、山洪溝道等重點隱患點,先后實施治理項目22項,有效提升了防災能力。
節水控水是關鍵一環。永靖縣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對城鄉供水工程和9大灌區實施改造升級,建成智慧水務系統,實行農村飲水階梯水價,嚴格用水取水審批,水資源利用系數達到0.572。
綠化方面,永靖縣依托國家儲備林、“三北”防護林工程等項目,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建成生態林24.73萬畝、經濟林0.95萬畝,庫區周邊林帶達10.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13平方公里。
太極島濕地作為黃河上游最大的人工濕地,是永靖縣黃河環境保護的重要成果之一。這里曾是一片灘涂地和鹽堿地,水土流失嚴重。
近年來,永靖縣通過將黃河濕地保護項目和文旅項目結合,加大黃河排污口及河道治理力度,開展兩岸綠化美化,如今的太極島濕地面積約9平方公里,河心洲上蘆葦叢生,已然成為了動物棲息的天堂和游客休閑的勝地。
永靖劉家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太極島景區工作人員劉永莉說:“目前,這里生活著灰鶴、紅嘴鷗、綠頭鴨、黃鴨等3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

此外,永靖縣的黃河三灣也是其生態治理的亮點之一。該縣通過實施文旅開發項目,對黃河三灣的生態環境進行了有效保護和提升,將其打造成了網紅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在黃洮交匯處,永靖縣也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加強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使得黃洮交匯處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永靖縣在黃河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的努力,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價值實現途徑,聚焦“工業主導、文旅賦能”縣域經濟發展定位,加快工業轉型化、文旅產業化、農業現代化,著力構建富民強縣產業體系,還將保障改善民生同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我們將繼續強化系統保護治理,精心守護藍色黃河,奮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永靖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孔龍生表示。
未來,永靖縣將繼續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永靖力量”。
- 2025-09-23武威涼州舉行慶祝2025年農民豐收節活動
- 2025-09-23網絡中國節·中秋|平涼華亭:文明新風迎中秋 情系百姓闔家歡樂
- 2025-09-23甘肅路橋打造“工友之家” 工地變身勞動者“第二故鄉”
- 2025-09-23甘肅省高校星火館交流活動在蘭啟幕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