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新觀|讓我們重新認識甘肅辣椒
中新觀隴9月11日電 許多外地人對甘肅辣椒的認知,始于一碗地道的蘭州牛肉面。當那勺色澤紅亮、香氣撲鼻的辣椒油澆入碗中,瞬間喚醒整碗面的風味層次——香而不燥、辣而不嗆、紅而不辣,這或是甘肅辣椒最能吸引人的一幕。
然而,這勺辣椒油只是甘肅辣椒田園的一個代表。在這片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的土地上,孕育著中國豐富多元的辣椒品種和辣味文化。
一碗牛肉面,是一扇認識甘肅辣椒的窗口。蘭州牛肉面館里那勺辣椒油,堪稱甘肅辣椒的“最佳代言人”。它所用的辣椒通常產自天水甘谷、定西隴西等地,肉厚、油多、色艷、香醇,經過研磨后用熱油潑出那一刻,頓時香氣四溢。
“甘肅辣椒的香是一種醇香,不像川渝的麻辣,也不像湖南的燥辣,它更柔和、更持久。”有報道援引牛肉面師傅這樣的評價。正是這種獨特風味,讓無數食客在品嘗牛肉面的同時,也對甘肅辣椒產生了濃厚興趣。
殊不知,從河西走廊到渭河谷地,甘肅有著多彩的辣椒版圖,品種之多、風味之廣,遠超外人想象。
在河西走廊,張掖、酒泉等地品種肉厚、色綠、味甜辣,大量用于制作脫水辣椒粒、辣椒粉,出口海外并供應全國方便面、調味包企業。
在張掖高臺西部辣椒產業園里,農田里收購的辣椒已變身辣椒粉、辣椒醬等產品,身價翻倍。這里正崛起西北地區最大的辣椒精深加工中心,年加工鮮椒能力突破5萬噸,加工轉化率提升至60%以上。
而在渭河谷地,以天水甘谷、定西隴西為核心的區域,干物質積累高,追求的是極致的香氣、紅色素和油分,成為高端辣椒面、火鍋底料和優質油潑辣子的核心原料。
相對而言,隴東辣椒曾經名不見經傳。如今亦有報道說,慶陽市寧縣已將辣椒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重點培育,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動辣椒種植從零散化、傳統化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
天水麻辣燙的走紅原因,當地人多認為,最關鍵還是食材和調料好,其中麻、辣的調料都出自甘肅。
甘肅辣椒產業呼之欲出,不僅源于自然稟賦,更得益于科技賦能。多地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高產、抗病性強的辣椒品種的研發與推廣。
比如,高臺辣椒研究院聯合甘肅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每年試驗示范50多個新品種,推動保銀829、遵辣9號等優質品種覆蓋率超90%。同時,針對機械采摘難題,與賽貝露、嘉寶機械合作研發的改進型收獲機械,將破損率降低至10%以下,破解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天水市政府官網一篇信息來源為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消息顯示,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天水試驗站積極響應甘谷縣辣椒產業發展需求,依托該所組建專業技術服務團隊,以科技力量護航甘谷辣椒種苗生產,助力產業賦能增效。在技術服務隊的全力保障下,甘谷縣1.63億株辣椒幼苗如期高質量交付,可以滿足全縣187個標準化辣椒生產基地用苗。
甘肅辣椒產業未來可期。隨著數字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會有更多甘肅優質辣椒產品,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寫在最后,當您下次品嘗蘭州牛肉面時,不妨細細感受辣椒油的香醇——那是甘肅大地的饋贈,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風味傳承。甘肅辣椒,這個曾經被低估的味覺寶藏,正在以其獨特魅力,征服越來越多食客的味蕾。(完)
- 2025-09-11【甘快看】行進中國|從風沙屏障到餐桌新寵 民勤沙蔥真夠味!
- 2025-09-10【甘快看】甘肅岷縣:當歸產業乘風破浪逐發展
- 2025-09-08甘肅下達1545萬畝旱作農業任務 全力推進糧食產能提升
- 2025-09-04【甘快看】靜寧:85萬畝旱作農業豐收在望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