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當傳統工業的厚重積淀撞上新興科技的澎湃浪潮,當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遭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8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發言人來了”新聞發布活動走進白銀,圍繞“聚力工業強市 賦能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甘肅,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工業發展歷程波瀾壯闊。新中國成立后,甘肅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156項工程中,有16項在甘肅布局,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了甘肅工業發展的希望之光。
“三線”建設時期,甘肅被列為國家重點省份,142戶以機械、電子、軍工為主的企事業單位從東部及沿海地區遷入,進一步完善了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為甘肅工業的騰飛筑牢了根基。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積極順應經濟市場化改革浪潮,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轉型升級。以蘭州、白銀、金昌、嘉峪關、慶陽、天水等城市為主的工業基地拔地而起,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日臻完善。

對照我國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和666個工業小類,甘肅擁有39個大類、150個中類和358個小類。
石化、鋼鐵、有色等產業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今年以來,甘肅工業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固勢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7533億元,同比增長11.6%;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超出全年調度目標(8.5%)1個百分點,超全國平均水平(6.3%)3.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3位,連續24個月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高于全年目標(10%)1.4個百分點。
在產業發展方面,甘肅緊盯鏈群培育,持續推進“1+N+X”專項行動,圍繞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加快建設“全國區域性現代制造業基地”和“西北地區產業轉移重要承接地”。“7+1”條產業鏈成績突出,完成產值5638億元,增長16.3%,完成年度目標的51.3%。
其中,石化化工產業鏈堅持提等級、增效益,加快推進“減油增化增特”,以大煉化帶動精細化工產業大發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行業整體穩中有進。

冶金有色產業鏈堅持擴規模、增品種,加快金白蘭武有色金屬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做強做優鎳鈷、精品銅鋁加工等產業鏈,持續推進產業高端延伸,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全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擴量。
新材料產業鏈著力推動“原材料”向“新材料”轉變,優化產業基礎,提升產業引領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擴大產業規模,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推動產業集群鏈式發展。
生物制藥產業鏈全力推進以現代中藥、生物制品、化學藥為主的創新能力提升、鏈主企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品種品牌培育等重點任務落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裝備制造產業鏈聯合打造陜、甘兩省工業母機“西北片國家隊”,加快寶漢天工業母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延伸拓展煉化裝備、油氣鉆采裝備、電工電氣、高檔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條,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電子產業鏈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推動集成電路、新能源電池、光伏、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重點產業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信息產業鏈通過會展引資、論壇引智,爭取“東數西算”、公共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項目在甘落地,強化“政策+服務”,堅持“點、線、面”一體化推進重點企業數字化轉型。
省工信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陶英平表示,下一步將緊盯年度目標任務,謀實重大項目、夯實發展舉措,錨定目標、順勢而為,盡最大努力挖潛增效,收窄減量,以最大的決心和信心,在確保全年增長8.5%的基礎上、力爭實現更好結果,加快構建體現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2025-01-15甘肅省疏勒河中心所屬電站更新改造等6個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 2025-02-26甘肅省疏勒河中心召開2025年黨建工作會議
- 2025-02-26甘肅省疏勒河中心召開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 2025-03-18昌馬灌區處:踐行節水理念 繪就節水灌溉新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