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通訊員 馬晨越
近日,華亭市硯峽鄉的春油菜田里,收割機轟鳴著穿梭,農戶們忙著收割、打碾、晾曬,一派搶收忙的豐收景象。鄉里正趁著農時,全力確保油菜籽顆粒歸倉,從春日里“一路繁花”的油菜花海,到秋初“金色飽滿”的豐收圖景,硯峽鄉的油菜產業正實現從“顏值”到“產值”的完美轉化,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處暑一到,油菜正好。”油菜田邊,當地老農望著飽滿的油菜莢,笑著道出農事規律——這個時節收割的油菜,籽粒飽滿度高、出油率可觀,品質更是頂呱呱。為讓農戶精準把握最佳收割期,農技人員早早就扎進田間地頭,一邊觀察油菜成熟度,一邊推廣機械化收割技術。“機器收割效率比人工快不少,還能減少籽粒損耗,今年鄉里大半地塊都用上了收割機,省心又高效。”東溝社區農戶指著作業的收割機說,技術指導和機械助力讓收割季少了忙亂、多了從容。

收成向好,更離不開產業基礎的“硬支撐”。“今年咱選的是高產雙低的青雜9號油菜品種,抗病性強,結的籽也沉。”曹家溝村集體經濟負責人算了筆“技術賬”:在農業部門指導下,村里推廣精量播種、科學施肥、綠色防控這一套“組合拳”,預計畝產比去年能提高10%左右,實打實的增產。

更值得一提的是,硯峽鄉還把油菜產業與撂荒地盤活綁在了一起。通過冬、春兩季錯峰種植油菜,曾經閑置的荒山坡如今成了“金土地”。據初步估算,今年全鄉油菜籽種植面積超過300畝,總產值已超15萬元,閑置資源真正變成了“產金”資本。

油菜的“價值”還不止于“收籽賣錢”。油菜花開時,連片花海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直接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春夏季賞花、夏秋季收籽”的農旅融合新模式,讓油菜產業同時賺取“生態顏值”和“產業效益”,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功能產業”。
- 2025-08-28公發筑路 暢行隴原|匠心筑通途 嚴苛守底線——老工程人劉建剛的“較真”三十年
- 2025-08-26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走進甘肅銀行開展主題宣講活動
- 2025-08-28“鏡”彩蝶變:甘肅康視達用創新“鏡”界 解鎖產業無限可能
- 2025-08-28白銀市:借科技創新之力 展高質量發展新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