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在蘭州市七里河區,紅色血脈與法治精神正交織出一幅生動的時代畫卷。這片承載著蘭州戰役沈家嶺戰斗光輝歷史的土地,近年來以“紅色+法治”為筆觸,在保護傳承紅色資源的同時,將法治理念深植于群眾心中,書寫著紅色法治文化建設的創新篇章。

8月20日,“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聚焦蘭州市七里河區“紅色 + 法治”普法實踐。七里河區沈家嶺村留有解放蘭州沈家嶺戰斗遺址。當年,解放軍在此浴血奮戰,一舉解放蘭州,由此打開了解放西北的門戶,這里也因此被譽為“新蘭州的一天從沈家嶺開始”。

沈家嶺戰斗遺址作為核心載體,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依托這一紅色地標,七里河區精心打造了集法治文化廣場、長廊、教育學校、文化棧道和宣傳基地于一體的沉浸式教育矩陣。廣場上,巨型《憲法》刻石與紅色戰斗浮雕相映,既彰顯法律權威,又訴說革命精神;長廊中,“約法三章”“徒木立信”等歷史典故與憲法民法典知識并置,讓群眾在漫步間感受法治文明的傳承;教育學校里,紅色法治課程以戰斗故事為引,將革命先輩的紀律意識轉化為現代法治觀念;棧道兩側,法治標語與紅色格言交織,引導干部群眾在自然景觀中體悟法治精神;而漫灣七彩窯洞陳列館與小白楊營區則通過實物展示與場景還原,讓紅色法治教育更具代入感。

法治文化的傳播離不開扎根基層的實踐者。七里河區組建起由“法律明白人”、學法示范戶、五老鄉賢組成的紅色法治宣講隊,他們走村入戶,將《憲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融入紅色故事講述。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法律書籍與紅色經典同列書架,村民“出門見法、抬頭學法”成為日常。通過主題黨日、民俗節慶等載體,3300余本法律讀物被送到群眾手中,法治意識隨著紅色基因一同浸潤心田。

數字時代的普法創新更讓紅色法治文化“活”起來。線上平臺開設“法律微講堂”,法官、檢察官以案說法,圍繞反詐、農民工權益等熱點答疑解惑,40余場直播普法吸引數萬網友參與。線下,紅色法治書籍《王學禮傳》《血戰沈家嶺》與歌曲《沈家嶺戰斗》將革命故事轉化為法治教材,讓紅色記憶可觸可感。特別設計的“六個一”實踐體驗——觀看紅色電影、拓展訓練、合唱戰歌、憶苦思甜飯、聆聽法治報告、參觀陳列館,更讓參與者在沉浸式學習中感悟“革命紀律即法治基因”的深刻內涵。

七里河區司法局副局長張敏強表示,2023年,沈家嶺戰斗遺址獲評國家3A級景區,為紅色法治教育帶來更多資源。從陣地建設到隊伍培育,從線上傳播到線下體驗,七里河區正以紅色文化為底色,以法治精神為脈絡,繪就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圖景,讓紅色法治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 2025-08-20e法耀隴原丨輕信“高回報”投資 女子被騙70余萬 蘭州警方全力追贓
- 2025-08-19e法耀隴原丨紅色司法光耀隴原 甘肅省“八五”網絡普法成效顯著
- 2025-08-19e法耀隴原丨南梁革命紀念館里的法治印記
- 2025-08-17e法耀隴原丨隴南西和:警銀聯動勸阻 為民止損1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