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狄東陽 宋芳科 程健
心有陽光,溫暖傳遞。榆中山洪災害發生后,心理援助成為災區群眾重拾信心的重要支撐。一支由共青團甘肅12355青少年服務臺青年心理服務志愿者組成的隊伍,在災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奔赴救災一線,開展心理援助,用心溝通,幫助他們重建生活的信心。

共青團甘肅12355青少年服務臺是由心理志愿者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通過12355服務熱線,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全省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榆中山洪災害發生以來,12355心理志愿者迅速組隊,在抗洪一線開展心理援助。

12355青年志愿者、定西市青少年心理學會會長石金萍說,我們參加心理志愿服務,傾聽與訴說是最好的溝通方式,無論是受災群眾,還是救援力量,面對災難帶來的改變都會有應激反應,也有可能失落、迷茫。在這樣的情況下,心理志愿者的存在是一種彌合、理解和在危難時刻的守望相助,我們用心溝通,讓彼此相互依靠,才能更快走出心理陰影。
也許,心理志愿者在一線會默默無聞,但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充滿陽光的種子,將愛和希望播撒到災區,在人們內心最無助的時候帶來希望。

榆中縣三中安置點,就是12355志愿者服務的陣地之一。這里匯聚了各村安置來的受災群眾,還有為他們服務的廣大志愿者。
石金萍說,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一起聊聊天,說說話,心理輔導并不刻意,很多時候潤物細無聲,也許一時無法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讓群眾放寬心。
作為甘肅團省委服務廣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機構,這次進入山洪災區,12355心理志愿者始終將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希望幫助孩子們克服困難感到溫暖。
“我們會做游戲,講故事,帶著孩子們一起玩,讓他們感受到依靠和信賴。”石金萍介紹,12355心理志愿者在榆中縣三中專門安排了小學組、中學組兩個興趣班,邀請安置點適齡的孩子一起來參與。

安置點的孩子們或多或少受到洪水災害驚嚇,如果一個人待著,可能沒有宣泄途徑,只有大家在一起,小伙伴的快樂會傳遞,大家在游戲之中心情會一點點放輕松,慢慢回歸正常生活。
為此,12355心理志愿者為孩子們準備了小玩具,鼓勵大家參與到游戲之中來。
“小孩子是純真的,該什么樣子,就什么樣子,他們一定會看到我們的善意和友好,這對心理重建很重要。”石金萍說。

12355心理志愿者是一支充滿青春陽光的團隊,還有很多專業背景的大學生加入,用青春活力感染著每一個人,也讓交流更有親和力。
馬勇就是一名來自西北民族大學的學生,榆中山洪災害發生后,他主動報名加入心理志愿者行業,在榆中縣三中安置點做志愿服務。
“我以前在12355值班接過熱線,有一定的心理輔導基礎,所以我報名來到災區,希望以陽光的心態,為受災群眾打開一扇心靈之窗。”馬勇說。
這幾天,馬勇的重要任務是帶孩子們一起上課,在游戲中尋找快樂。
“孩子們都叫我大哥哥,我覺得他們挺喜歡我,這樣很好,讓我可以更好地走進他們心里,為他們解決一些問題。”馬勇表示。
校園里,心理志愿者默默陪伴,電話里,12355真情傾聽。在山洪災害最困難的時刻,12355背后的每個青春身影用行動傳遞了大愛無聲,也為人們筑起了心靈堤壩。

- 2025-08-14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發布生態司法保護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 2025-08-14臨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應急搶險隊:養護公路 確保災后生命線安全暢通
- 2025-08-13隴拍客丨臨澤:獨立共享儲能電站加緊建設
- 2025-08-14隴拍客丨臨澤:戈壁灘上萬畝葡萄忙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