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國網金塔縣供電公司全力踐行“兩山”理念,立足實際,書寫了一份電力賦能生態治理與新能源發展協同共進的電網答卷。
植綠鎖沙 生態畫卷展新顏
金塔縣地處蒙新荒漠與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三面環沙,生態本底脆弱,曾飽受風沙侵襲之苦。面對挑戰,金塔縣以生態建設為核心,科技為支撐,持續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昔日黃沙漫卷之地,如今煥發出盎然生機。

四月的河西走廊,戈壁風沙難掩播綠熱情。每年植樹節,該公司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義務植樹,以實際行動詮釋綠色發展理念。挖坑、扶苗、填土、圍堰、澆水,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茍。
工作人員陳磊與搭檔張琦揮鍬鏟沙,迅速挖好半米深的樹坑。“根系舒展,填土壓實,馬虎不得!”技術員邊示范邊叮囑。陳磊抹汗笑道:“師傅,這標準比立電桿還嚴!”老師傅正色回應:“治沙架線,都是百年大計!”引得眾人頷首。
“栽樹和供電都是造福后代的事。”工作人員田豐忠望著胡楊苗感慨,“30年前,這里寸草難生。如今有了淺埋滴灌技術,胡楊成活率大增。你看,未來鐵塔與胡楊相伴,這才是現代化的模樣!”他的話道出眾人心聲。如今,金塔縣荒漠化與沙化土地面積已連續二十余年實現“雙縮減”,金塔沙漠胡楊林是西北最大的人工胡楊林,2015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光儲并網 低碳轉型啟新程
金塔縣年平均日照時數3321小時,太陽輻射量6400兆焦/平方米,廣袤的荒漠、戈壁雖曾是發展阻礙,卻成為新能源產業的獨特優勢。

近日,隨著10萬千瓦光熱項目成功并網,金塔中廣太陽能70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金塔新能源建設邁入新階段。該項目是國家第二批“沙戈荒”基地中唯一的“光熱+”示范項目,包含10萬千瓦光熱及60萬千瓦光伏(光伏部分已于3月并網)。項目年均輸送清潔電力14.5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煤4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6萬噸,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
電靚戈壁 服務賦能發展興
走進金塔縣紅柳洼光電產業園,成片光伏板在戈壁灘上熠熠生輝,條條銀線飛架東西,將“綠電”源源不斷送入千家萬戶。

該公司始終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緊扣“三抓三促”“提質提速”主線,主動靠前服務。為新能源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從電網規劃、接入方案制定,到建設用電保障、后期并網運維,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該公司將持續優化網架結構,加強電網建設,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確保綠電輸送暢通高效。目前,金塔縣建成、在建及擬建新能源裝機規模分別達395萬千瓦、300萬千瓦、98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黃沙漫天到綠電涌動。在這場綠色變革中,該公司主動對接新能源項目需求,超前規劃電網布局,保障綠電及時穩定并網。同時,在生態治理一線,全力確保治沙工程、灌溉設施等用電無憂,組織人員定期巡檢線路,及時排除故障,為生態建設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二十載實踐,該公司深刻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偉力。作為能源保障主力軍,該公司以電為筆,描繪綠水青山,賦能金山銀山。未來,國網金塔縣供電公司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提升服務質效,為金塔縣生態永續與能源轉型貢獻更大力量,守護這片土地的綠水青山常在,金山銀山永駐。(蔣麗娟)
- 2025-08-15以“電”為筆 繪就“生態 城市”最美畫卷
- 2025-08-09“桃”醉秋日 “電”靚豐收
- 2025-08-07環縣:“田園風+清涼游” 農家樂成夏日消遣新寵
- 2025-08-07甘肅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08萬畝 GAP基地占全國一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