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臨洮,處處看見馬家窯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 陳 麗
風吹玉蘭,谷雨至。萬物生發,春意濃。
初來臨洮的人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街頭巷尾間,帶有彩陶標識的路牌、雕塑俯拾皆是,構筑起流動的馬家窯彩陶文化風景線,也將浸潤了中國式浪漫的生活美學,刻進城市肌理。
“馬家窯,燦爛的馬家窯,文明的搖籃,藝術的瑰寶……”還未步入臨洮憲法廣場,悠揚的歌聲便遠遠傳來。臨洮憲法廣場是人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在這里,憲法、民法典、定西地方立法概況以及臨洮良法善治經驗做法的各類宣傳牌和亭廊楹聯上,處處可見的馬家窯文化符號無疑是一大亮點。這些宣傳牌在讓法治理念根植于洮河文化沃土的同時,仿佛在提醒著人們,這里是彩陶的故鄉。
臨洮,因河而興,因河而美。中天橋、步行橋與其他幾座景觀橋攜手,成為洮河之上最美麗的風景線。“馬家窯彩陶利用弧線的起伏旋轉表現河水奔騰向前的韻律感,因此我們將彩陶藝術融入橋梁設計中,在橋身的側面和欄桿上繪上漩渦紋、水波紋、鋸齒紋等,盡顯文化特色。”臨洮縣住建局局長賀愛斌介紹。
河畔楊柳依依,橋下綠水長流,文化之韻與秀美風光有機交融。橋上漫步,人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感受歲月的流轉。
走進馬家窯遺址所在的馬家窯村,一幅幅以彩陶為主題的彩繪點綴著廣場墻面,一個個彩陶罐立體鑲嵌在巷道兩側陶紅色的墻體上,花園里擺放的彩陶罐與茁壯的大樹相得益彰,等到夜幕降臨,一個個路燈外形如同彩陶,燈光透過馬家窯彩陶獨有的紋飾,形成獨特的光影效果……馬家窯村正在變身為一個“彩陶藝術展覽館”,馬家窯文化的氣息和印記在這里處處可見,令人不禁遙想這片土地曾上演的窯火盛況。
在臨洮縣彩陶小鎮,郁金香、海棠花、桃花盛開,不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十分愜意。“我和朋友專程來臨洮參觀馬家窯彩陶,這里氛圍感滿滿,處處透露出濃厚的歷史底蘊。”來自天津市的游客劉哲說。
“我們將馬家窯文化與現代創意結合起來,制作成茶具、餐具、裝飾擺件等日常用品,讓古老彩陶走進尋常百姓家。”馬家窯文化小鎮陶藝師雷浩鋒因為熱愛馬家窯彩陶,曾專門去景德鎮拜師學習陶藝。記者在小鎮內的彩陶文化展示館看到,除了傳統的彩陶器具外,各類馬家窯風格強烈的彩陶琳瑯滿目,許多文旅創意產品與馬家窯文化相互碰撞之后,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位于馬家窯彩陶小鎮的民宿,有一個詩意的名字:陶宿集。陶宿集從民宿外觀設計到裝飾擺件、家居用品,無不帶有馬家窯彩陶元素,成為臨洮縣以“彩陶”為標簽的熱門文旅項目之一。
從空中俯瞰外形如陶罐一般的臨洮縣博物館,給人們留下許多關于陶與城的遐想。“參觀博物館,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臨洮縣博物館館長韓軍說,通過不同方式讓更多人與馬家窯文化相遇,讓文物融入日常生活,讓人們得到更多文化滋養,是博物館的職責所在。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古老文物和當下生活,時刻在這座小城里碰撞:文峰西路路口十字,巨大的馬家窯彩陶雕塑矗立在街頭,已然成為城市的文化象征;安興家園的大門,彩陶色的門楣上鑲嵌著三個巨大的馬家窯陶罐工藝品;步行街的護欄上,馬家窯紋飾色彩盡顯典雅……“隨手一拍,都是高級感十足的大片。”市民孫亞菊說。
如今的臨洮,千年馬家窯文脈在一磚一瓦、一椽一木、一路一橋間流淌,綻放出永恒的光華。
- 2025-04-282025蘭馬跑者看過來 創造PB者將獲得三重嘉獎
- 2025-04-28蘭州新區中川·青云驛首屆露營美食季“五一”啟幕
- 2025-04-28甘肅省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發布假期消費提示
- 2025-04-28這個小長假 蘭州鐵路局預計發送旅客270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