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博采他山之石 成就攻玉之器——張掖持續開展研修計劃激活發展新動能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侯洪建 通訊員 張組宣
“我會認真學習這里的園區管理體制改革、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先進做法,為后續開展工作積累經驗。”在浙江麗水經開區,參加張掖市“彩虹之光”研修計劃的張掖經創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澤星說。
2024年以來,張掖市接續實施“彩虹之光”研修計劃,第二批選派重點園區、企業、教育等領域的青年骨干人才,赴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重點園區、示范性學校研修學習。學員們訪園區、進企業、走名校,用腳步丈量發達地區的創新發展之路,為張掖轉型升級探尋發展“密碼”。
精心謀劃 立足需求“搭平臺”
為扎實推進人才賦能工程,張掖市探索實施“彩虹之光”研修計劃,每年有側重地選派基層青年骨干人才赴發達地區研修學習、開闊眼界、提升能力。
2024年,張掖市委組織部重點圍繞工業園區、教育、文化事業等領域,嚴格人選推薦程序,擇優選派27名青年骨干人才到成都高新區、山東壽光農業控股集團等單位,分別開展了為期3個月1學期的研修學習。
“實施此次研修計劃,既是建強重點領域人才隊伍的重要抓手,也是搭橋鋪路、登高望遠的一次重要機會,學員們要帶著任務出去、帶著成果回來,真正將‘他山之石’化為己用。”張掖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確保研修學習效果,張掖市委組織部制定詳細研修方案,建立“導師幫帶+定期匯報+成果評估”的全流程管理機制,并列支市級人才工作經費,為研修提供有關保障。
對標先進 沉浸研修“取真經”
“我們一行3人在上海市羅店中學導師的安排下,參觀學習了周邊23所大中小學,參加了6次校內外大型教學研討活動,隨堂聽評課100多節,每人撰寫了50多篇研修隨筆……”臨澤四中校長趙友記錄了他們從“走出去”到“帶回來”的成長與收獲。
雖然研修時間不長,但學員們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緊扣工作領域和自身實際,學習、思考、借鑒,同時做好信息收集、企業拜訪、項目對接招引等工作,努力為張掖發展想辦法、找路徑。
在成都高新區,張掖經開區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毛明彪認真學習了“產業基金+招商”模式和科技創新的“平臺化”策略,還在研修單位的支持下實地走訪各類企業30多戶,與部分企業建立了聯系,達成了合作意向。
學員們紛紛表示,研修期間將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努力把研修中的“想法”變成實打實的“辦法”,發揮自身所長,集中精力做好研修學習之行的“后半篇文章”。
學以致用 踏實實踐“促轉化”
“學習的目的在于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更在于將所見所聞、所學所悟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找到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研修伊始,學員們便帶著強烈的使命感和問題意識,深入思考如何將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轉化為推動本行業本地區發展的具體行動。
張掖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寶深度參與山東壽光農控蔬菜種業研發、檢驗檢測、園區建管、智慧農業等全產業鏈工作,主動推介張掖的區位優勢、產業政策和營商環境。在他的努力下,促成甘州區與壽光農控建立合作關系,聯合壽光農控為上海寶山區保供張掖特色農產品,洽談招引的3個項目已完成項目選址和初設。
在江蘇研修期間,甘肅前進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平對當地牧場從糞污集中收集到資源化利用的全過程跟班實操,有效解決了牧場糞污處理技術難題,預計年消化利用畜禽糞污約10萬噸。
“我們將認真總結做法經驗,進一步完善人員選派、管理考核、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機制,推動研修學習計劃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張掖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負責同志表示。
- 2025-03-25武威: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激發消費活力
- 2025-03-25甘肅省紅十字會與省地震局簽訂防震減災聯動合作協議
- 2025-03-25隴南:以綠色發展擦亮“甘味”名片
- 2025-03-25甘肅省開展博士后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企業專項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