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0月22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沈文剛)近年來,一些不法商家打著與黨政機關有密切關系的旗號,虛假標注或宣傳制售“特供”“專供”“內供”等假冒偽劣酒類商品,欺騙誤導消費者,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損害黨政機關形象。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打擊以“特供”“專供”“內供”名義制售假酒的違法行為,國家多部門相繼出臺規定,嚴禁銷售使用標有“特供”“專供”“內供”等標識的物品。甘肅省消費者協會提示廣大消費者“特供酒”系非法產品,嚴防上當受騙。
警惕宣傳陷阱
市場上凡是以中央和國家機關、解放軍、武警部隊、特定標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動等名義流通的“特供”“專供”“內供”等酒類產品均系假酒,屬于非法產品,嚴禁生產、銷售。為逃避相關部門監管,不法商家銷售“特供酒”的手段不斷升級,有的從公開宣傳售賣轉向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進行推銷,有的通過社交平臺私聊界面以拼音縮寫、漢字諧音等“暗語”方式進行推銷,并且在交易完成后迅速銷毀交易痕跡給消費者的事后維權帶來了很大困難。消費者在面對這類推銷時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不法商家的欺騙、誤導所迷惑,避免掉入消費陷阱。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酒類商品
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虛假宣傳和夸大其詞的廣告,要選擇合法正規的渠道購買酒類商品,索取并保管好購買票據。在選購白酒時,應仔細查看標簽內容是否齊全,包括產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配料表以及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對于非正規廠家生產、私自勾兌、來源不明或者標簽內容不詳,消費者應保持警惕,拒絕購買。
提升維權意識
消費者在購買酒類商品時,如發現制售帶有“特供”“專供”“內供”等字樣的酒類商品,或以“特供酒”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非法印制商標和產品包裝,生產銷售不合格酒類商品等違法行為,以及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撥打12345、12315熱線進行舉報投訴,或請求當地消協組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2024-10-23【甘快看】甘肅秦安迎來蘋果采銷季
- 2024-10-21高臺:秸稈變“廢”為寶 青貯“豐”景獨好
- 2024-10-21崇信:因地制宜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 2024-10-21瓜州:鄉村游“火”了農家樂 “旺”了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