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指出,“不想腐方面,還有很多人思想防線不牢,必須繼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山西省大同市紀委監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深化探索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有效載體,堅持以政治引領為方向,以精準施策為路徑,以系統聯動為保障,以創新載體為突破,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動警示教育走深走實,為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凈化筑牢思想根基。
政治引領,找準警示教育方向
大同市紀委監委堅持將警示教育納入全面從嚴治黨大局中謀劃推進,從政治高度謀劃、從政治維度落實,以政治標準統領警示教育全過程,確保警示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減。
提高政治站位。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納入必學內容,組織全市黨員干部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結合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引導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清廉力量。
擰緊責任鏈條。將警示教育工作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列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教育內容、民主生活會必查事項,強化全過程監督、全鏈條壓責,及時糾治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市紀委監委各監督檢查室、派駐機構和巡察機構強化聯動協作,召開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集體談話會,開展經常性、常態化督促檢查,督促全市各級黨組織扛牢主體責任,重點糾治形式主義、走過場等問題,加強對教育效果的監督評估。
筑牢思想根基。結合黨史學習、黨性錘煉,通過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題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強政治定力。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在黨校主體班次推行“講授一堂形勢任務課、組織一次現場警示教學、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觀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發放(或閱讀)一本教育書、組建一支教師隊伍”的教學模式,培訓黨員干部4800余人次,有效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精準施策,提升警示教育穿透力
構建警示教育工作體系,根據不同層級、領域、崗位黨員干部特點,差異化制定教育內容,增強警示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
建立全流程素材采集機制。動態更新警示教育素材庫,整合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部門資源,形成“領域相近、層級相似、崗位相同”案例資源庫,收錄本地典型案例300余件,全要素采集審查調查報告、審理報告、懺悔反思材料等,確保“一案一檔”。
完善全鏈條管理運用機制。用好典型案例資源,構建典型案例轉化模式。一是轉化為警示教育片。針對“關鍵少數”、年輕干部、基層干部等不同群體,圍繞營商環境、國資國企、醫療醫保、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等重點領域,采用“違紀事實+心理剖析+懺悔實錄”結構制作警示教育片20部,確保教育內容“對癥下藥”。二是轉化為懺悔錄匯編,市紀委監委收錄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發放至全市各級黨組織學習研討。三是轉化為警示教育展陳,市黨風廉政教育館動態更新案例展陳100余個,并同步推動縣區建立教育基地,實現資源共享。
創新全周期綜合發力機制。建立分層分類、靶向施策工作機制,通過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庭審等形式開展針對性較強的警示教育。緊盯“關鍵少數”,市委每年召開兩次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組織全市各級黨組織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活動,通報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針對新提任市管干部及其家屬,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婦聯等單位開展廉政談話和家風建設等常態化警示教育。針對年輕干部,攝制專題教育片,開展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專題教育。組織新入職干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職務犯罪庭審。針對農村基層干部,結合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等領域案件制作警示教育片,覆蓋1400余個行政村,引導農村基層干部增強廉潔意識,守牢崇廉拒腐思想防線。
系統聯動,推動警示教育常態長效
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黨委領導、紀委統籌、部門協作、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警示教育與日常監督、制度完善深度融合,確保教育成效可持續。
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將警示教育納入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制定大同市紀委監委關于完善警示教育協作聯動機制的若干措施,明確將查辦案件與警示教育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在審查調查階段即啟動案件剖析,持續深化協作聯動,讓警示教育更精準、更有力、更長效。
融入日常監督。將警示教育納入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全鏈條,在干部任前談話、年度考核、廉政風險排查等環節嵌入警示教育內容。在春節、中秋等重要節點,督促市縣相關單位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靶向教育,增強警示教育針對性、時效性。將警示教育納入黨校必修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重要內容,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活動。
完善制度機制。建立“查、改、治”一體推進閉環機制,通過“室組地”聯動監督等方式,深挖案件背后制度漏洞,織密制度籠子,切實做實以案促改促治,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今年以來,針對案件暴露的制度漏洞,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解決問題1096個,推動完善制度機制485項。如,針對醫保基金監管漏洞,推動建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信息平臺,互認項目由216項擴展至438項。
創新載體,營造風清氣正良好風尚
注重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創新形式載體,推動警示教育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讓警示教育實起來、深下去,觸及靈魂、見行見效。
構建“單位+家庭”監督防線。探索建立“家庭助廉”機制,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婦聯開展廉潔家風建設活動,邀請領導干部家屬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撰寫廉潔家書,觀看廉潔齊家主題教育片;舉辦“廉潔家風巡講”50余場,覆蓋干部家庭3000余戶;開展立德修身正家風主題展,陳展作品966件,展示優秀廉潔家書293封。通過“家庭助廉”行動,強化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監督,筑牢單位、家庭、社會協同監督防線。
構建“示范+警示”教育格局。深挖本地廉潔文化資源,打造廉潔文化精品工程,在廉潔文化培育上見實效。聯合多部門開展“清廉大同”廉潔教育展,同步開通廉潔教育VR展館,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傳播矩陣,受教育人次超50萬。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利用主流媒體展播廉政微視頻、文學作品,營造風清氣正社會氛圍。
打造矩陣式教育陣地。繪制全市廉潔教育地圖,以市黨風廉政教育館、市紅色記憶館為主陣地,整合全市廉潔文化示范點和廉政教育基地,創新運用VR技術開設“一鍵直達”線上展館,已串聯全市23家廉潔教育陣地。
拓寬渠道增強教育實效。借力新媒體,面向社會征集清廉主題微視頻、微電影百余部,通過本地主流媒體及官方微信公眾號展播優秀作品,實現黨員干部隨時學、隨地學,累計播放量突破百萬次。市紀委監委利用官方視頻號開設“紀法微課堂”等欄目,創作展播微視頻35部,增強教育感染力。(作者:山西省大同市紀委監委)
- 2025-11-25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 2025-11-25廣安觀潮 | 把正風肅紀反腐貫穿權力運行全過程
- 2025-11-25清風為伴產業興 | 金柚飄香
- 2025-11-25監督故事 | 低保金終于辦下來了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