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講講‘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是什么意思嗎?”近日,在黑龍江省委黨校紅色家風主題教室內,一位參加培訓的新入職干部指著展板上的典故問。講解員解釋道:“所謂‘三爺’,指的是‘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說到底,就是不要任人唯親,約束好家人。”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更關系黨風政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來抓。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黑龍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扎實抓好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以涵養好家風推動黨員干部筑牢廉潔防線。
建強教育陣地,推動勤廉家風教育進黨校、進機關、進家庭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和省婦聯、省委黨校等多家單位協同聯動,建強家風教育陣地,推動勤廉家風教育進黨校、進機關、進家庭,引導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立家規、正家風,夯實清正廉潔、勤政務實思想根基。
省委黨校紅色家風主題教室是該省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強化家風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教室內,革命領袖、龍江優秀精神代表人物、當代典型的家風故事依次陳列。學員逐一參觀后,通過“家風十問”叩問自己是否嚴格管束家人,隨后步入警示教育展廳,觀看家風敗壞的貪腐官員懺悔錄,集體聆聽“懺悔錄看了不能白看”主題微課,通過正反兩方面教育,感悟家風建設重要性。
“紅色家風主題教室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布局,是省紀委監委和省婦聯、省委黨校共建的成果。”黑龍江省委黨校副校長閻喜鳳介紹。其中,優良家風特別是新時代好家風故事內容由省婦聯提供,家風敗壞的反面典型案例則由省紀委監委提供。如今,家風課已成為黨校培訓黨員干部的必修課,覆蓋黨員領導干部近10萬人次。
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強調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黑龍江省委隨即出臺落實措施,明確省紀委監委、省婦聯等單位牽頭,推動廉潔教育融入家庭,引導領導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并要求省婦聯深挖本地家風資源,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傳承紅色基因。
圍繞家風建設重點任務,省紀委監委和省婦聯、省委黨校等單位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通過編寫讀本、傳講故事、巡回宣講、主題活動等,持續講好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家風故事。同時,深挖本地家風故事資源,讓家風教育更貼近干部群眾生活實際。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的家風傳承便是其中之一。
李敏一生致力于宣傳東北抗聯精神。她曾居住的小院如今成為東北抗日聯軍文化歷史研究會所在地。
推開灰色鐵門,記者見到了李敏的孫女陳晨,她向記者一一介紹院內上百座抗聯標語碑,“石碑上的字多是爺爺奶奶寫的。奶奶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她希望后代繼承宣傳抗聯精神事業,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老人影響下,陳晨多年來奔波在一線,宣講東北抗聯精神。去年,她參與“勤廉家風故事分享會”宣講,首次對外講述了自己家風傳承的故事,引發現場領導干部的共鳴。
“發揮本地典型的貼近性優勢,推動優良家風轉化為廉潔從政的內生動力,成為滋養人心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探索的方向。”黑龍江省婦聯副主席王霞說。
緊抓“關鍵少數”,77家省直單位“一把手”攜家屬共上家風課
對領導干部而言,注重家庭建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如何緊抓“關鍵少數”,黑龍江持續探索面向領導干部的家風教育模式。
2023年,“家庭助廉一堂課”在全省巡講,為領導干部講述優秀黨員干部、傳統文化里的家風故事,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以此為基礎,2024年9月26日,“勤廉家風故事分享會”在省委黨校舉辦,77家省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家屬以及黨校在訓干部參會,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共上一堂家風課。
與以往單向授課不同,這次分享會通過情景表演、時空對話等創新形式,將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省委原書記李劍白,“三代鐵人”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感動中國”人物、中國首批女空降兵馬旭以及“時代楷模”劉永坦等本土典范的家風故事搬上講臺。
“李敏老人宣揚東北抗聯精神的事跡大家都知道,但她的家風傳承我卻是第一次了解。”一位干部家屬回憶說,分享會上,李敏的孫女陳晨帶著兒子,唱響老人生前最愛的戰歌《露營之歌》:“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偉志兮,何能消減,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奪回我河山……”慷慨激昂的歌聲讓她至今印象深刻。“這種由后人親自講述的形式更有穿透力,讓人真切感受到好家風的傳承力量。”
講述者李姍姍與通過AI技術“重現”的姥爺李劍白進行跨時空對話的情景,同樣讓現場干部、家屬深受觸動。李劍白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當時省委設第一書記),負責理論宣傳與文教工作。他常念叨一句話:“黨和人民是咱家的恩人,不能忘記這份恩情,不能忘記戰爭年代傳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一位領導干部家屬告訴記者,聽到二人共同朗誦李劍白創作的《延安,我心靈的故鄉》中的詩句,“這曲折的歷史道路,鑄成了中華民族的鋼脊鐵梁。這是一條曲折的路,長征的路,奮斗的路,勝利的路”,她瞬間紅了眼眶,“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我們都是共和國的一分子,必須弘揚好家風,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會結束后,王霞收到了不少反饋。有人表示,相比以往,這次活動強化了家庭共同體的意識;也有人希望繼續開展這樣的分享,進一步增強“家國同構”的使命感。
在王霞等人看來,分享會最大的特點在于“77家省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攜家屬同上家風課”,這在黑龍江屬首次。她告訴記者,這場省內高規格家風教育活動的成功舉辦,得益于省紀委監委的全鏈條推動——省紀委監委與省婦聯歷時兩個月,經過多輪商討,最終形成“聚焦‘關鍵少數’+覆蓋干部家屬”的組合拳,進一步提升家風教育針對性、有效性,推動領導干部和家屬共同筑牢廉潔防線。
健全聯動機制,引導算好家庭“廉潔賬”守住家庭“幸福線”
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離不開有效的制度支撐。2024年,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協助省委召開勤廉龍江建設大會,牽頭制定關于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勤廉龍江建設的意見,明確由省紀委監委牽頭抓總,推動包括“勤廉家庭”在內的“七個勤廉單元”建設,進一步強化家風建設分工合作、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的制度機制,推動家風教育走深走實。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省紀委監委把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作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內容,精準發力,深化“家庭助廉”,推動分領域分類施策,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廉潔自律不僅是領導干部的本分,也是每位家屬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在座各位要幫助和支持我們的干部勤撣‘思想塵’,常破‘心中賊’。”在省管企業領導干部“家庭助廉”活動中,省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結合國企反腐形勢與典型案例開展專題講座,告誡家屬時常“拉拉袖子提提醒”。在座談交流環節,一位家屬感慨:“看到曾經的朋友淪為‘案中人’,深受震撼。家庭是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我們必須算好家庭‘廉潔賬’,守住家庭‘幸福線’。”另一位家屬則表示:“要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決不讓家庭成為腐敗溫床。”
持續深化警示教育,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推動被留置對象撰寫“一封家書”,探索以親情喚醒初心。該省紀委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探索與省婦聯、省委黨校等聯動,將“一封家書”轉化為家風教育素材。
“作為‘勤廉家庭’創建主體,我們更要發揮優勢,主動對接省紀委監委推進工作。”王霞告訴記者,省紀委監委印發的《每季一案》,每一期她都反復研讀,其中家風不正導致領導干部腐敗的案例不少。“這進一步表明家風建設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更加注重做好協同工作。”她表示,省婦聯將持續深挖身邊典型的優秀家風故事,與省紀委監委警示教育工作相互助力,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更加有力推動領導干部涵養好家風。
黑土地上,家風建設協同機制正加速轉化為更多生動實踐。新春伊始,黑龍江正展開新一輪謀劃:聚焦“關鍵少數”,深化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指導各地深挖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家風典范,常態化推動領導干部和家屬共同接受家風教育,進一步凝聚共識,以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凝聚奮進新征程的“家”力量。(記者 徐菱駿 自黑龍江哈爾濱報道)
- 2025-03-21中辦印發《通知》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 2025-03-21人人好公 則天下太平
- 2025-03-21廣安觀潮丨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 2025-03-21蘭州:探索實踐容錯糾錯 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