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懲處,教育、保護,每每啟用新的工作筆記本,河南省鶴壁市紀委監委第六審查調查室主任馮光華都要在第一頁,工工整整地寫下這8個字,他說“嚴格執紀,盡力挽救”是職責所在。
在馮光華20余年的工作生涯里,有將近一半時間從事的是審查調查工作,主辦、承辦案件超百件,追回違紀違法資金逾億元。他用忠誠與實干生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先后獲得“全省紀檢監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能手”“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22年9月受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表彰。
“既要有紀法震懾的力度,更要有春風化雨的溫度”
“馮光華似一柄尖刀,總能精準找到案件突破口。”采訪路上,聽著同事對他的評價,記者迫不及待想了解“尖刀”的故事。然而見到他的第一眼,令人感到意外——外表文質彬彬,語氣平和輕緩,為人處事透著沉穩。
這柄“尖刀”如何總能找到案件突破口?或許是看出記者的疑惑,馮光華笑稱自己“做事習慣性地提前多想幾步,穩扎穩打,不急不躁”。
2018年5月,鶴壁市山城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德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鶴壁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是鶴壁市監委掛牌成立后辦理的第一起正處級干部留置案件。
“從宣布留置決定時王德才表現出的抵觸情緒,到初期談話中他囂張跋扈的態度,都預示著這個案子不會輕松拿下!”作為案件主辦人,馮光華回憶辦案細節時說,在被留置的第2天,王德才主動交代了一條受賄線索。本以為后續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可當事人消極抗拒,甚至認為“紀委監委辦案就是在整人”。
這樣一句抱怨,引起了馮光華的注意,他意識到王德才對辦案人員存在不信任。
“審查調查的初心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我們不能把審查調查對象擺在對立面,而要換位思考,建立信任,才能幫助他們正確面對自己的問題,正視組織的教育和關懷。”于是,馮光華首先選取與王德才情況相近的案例,對其進行警示教育,與其共同探討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起共鳴;又有針對性地講政策、釋法理,幫助其認清形勢,消除顧慮;每次談話后,還要反復復盤,調整優化談話方案。
這樣的狀態持續半個多月,當同組辦案人員都有些焦慮時,馮光華仍然不疾不徐,似乎在等待著什么。有一天,當話題觸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時,王德才突然打開話匣子,說到動情處鼻頭一酸,潸然淚下。
這一幕,讓馮光華捕捉到了打開對方心扉的“鑰匙”:“你也曾是一名滿腔熱血,想要為民干實事的干部。”馮光華推心置腹地說。經過一番交談,王德才不僅在短時間內交代了調查機關已掌握的犯罪事實,還主動交代了調查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量受賄犯罪事實。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后,王德才還主動勸說家屬退出全部違紀違法資金。
“思想政治工作是審查調查工作的核心,貫穿案件查辦全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有紀法震懾的力度,更要有春風化雨的溫度。”馮光華這么說,也一直這么做。
“只要全力以赴,結果一般都不會差”
隨著采訪深入,記者發現馮光華沉穩平和的外表下藏著一股子韌勁。
2016年,河南省紀委向鶴壁市紀委交辦了一條關于該市公安局領導干部郝某的問題線索。“表面上看,郝某與商人老板并無利益往來,實則是將妻子作為‘防火墻’代其進行利益輸送。”在當時技術條件下要找到郝某受賄的直接證據,需要篩查的信息量之大,無異于大海撈針。但馮光華沒有打退堂鼓,他與辦案人員直面挑戰,從郝某入手,逐步擴大調查范圍至其親友圈,在數以萬計的銀行、通信記錄中逐一分析可能與案件相關的信息,發現了郝某妻子賬戶中的一筆可疑交易,但郝某妻子堅決否認。為核實這一關鍵信息,辦案人員持續深挖,調取相關往來財務憑證,終于形成了商人老板與郝某的行受賄證據鏈閉環。
“我們就像剝洋蔥一樣,循著蛛絲馬跡,一層一層除去掩飾郝某和商人老板利益輸送的外衣。”馮光華說,審查調查工作充滿了挑戰,你永遠也猜不到下一個需要攻堅克難的對象是什么,但“只要全力以赴,結果一般都不會差”。
馮光華2018年主辦的一起案件令他印象深刻。這起案件審查調查對象苗某某到案后很快交代了受賄犯罪事實,然而在取證時,專案組接連遭遇了三只“攔路虎”:主要行賄人案發后逃往國外;受賄行為系在境外完成,獲取書證難以實現;境外贓款和房產追繳變現面臨巨大困難。
“行賄人的證據關乎案件的整體效果,當務之急是先與他取得聯系。”確定思路后,馮光華與專案組成員共同想辦法、定對策,巧妙運用政策策略,促使行賄人在半個月后主動聯系專案組。
一面不見,萬里傳音。馮光華通過細致入微的說理、合情合法分析利害,強化其“如實配合調查是最好結局”的思想認同。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每天1小時、持續一個多月的電話溝通,他贏得行賄人的信任與配合。最終,在國家監委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境外取證追贓的“攔路虎”被逐個清除。
“凡事穩扎穩打,細致認真,做足基本功”
從問題線索移交至馮光華起,它就有一份專屬文檔。這份文檔與初核報告的格式和內容結構相同,每天工作結束后,馮光華都會花時間仔細梳理當天收集的證據、發現的問題。盡管細致的記錄頗為耗時,但能幫助他理清思緒,明確后續路徑,提升工作效率。
在潛移默化中,第六審查調查室同事也逐漸養成了撰寫談話日志的習慣。與普通談話記錄相比,談話日志包含了審查調查對象每天談話的事件、人物及物證內容。“起初有些不理解,后來發現談話日志就像一個數據庫,只要檢索關鍵詞就能提取相關信息。”第六審查調查室干部孔威斌說。
第六審查調查室共有5名干部,平均年齡36歲,雖非全是法律專業出身,卻在線索核查、內審談話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這與馮光華的培養方式分不開。
“他對于年輕人傾注了更多耐心與關心,會從文書起草、電話通知等基礎工作抓起,耐心答疑解惑、分享技巧經驗,幫助大家迅速成長成才。”張永立如今已擔任六室副主任,他與馮光華并肩作戰的5年也是近距離觀察學習的5年,“他時常提醒我們,‘凡事穩扎穩打,細致認真,做足基本功’。”
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以來,馮光華平均每年駐點、出差辦案200天以上,他用鐵肩擔正義,在一個接一個的案件里千錘百煉,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堅克難里詮釋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工作中,我做到了對組織交辦的任務問心無愧、對審查調查對象及其家屬問心無愧、對并肩作戰的戰友問心無愧,唯獨對家人多了些虧欠。”但馮光華說,家是他永遠不用說“對不起”的托底,也是他奮勇前行的動力。(記者 陳瑤 自河南鶴壁報道)
- 2025-03-21中辦印發《通知》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 2025-03-21人人好公 則天下太平
- 2025-03-21廣安觀潮丨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 2025-03-21蘭州:探索實踐容錯糾錯 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