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高臺縣是紅西路軍的重要征戰地。該縣立足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育廉,以“紅”融廉,以“紅”潤廉,全力打造紅廉文化“主陣地”,構筑紅色家風家訓“教育鏈”,組建紅廉文化“宣傳隊”,織密紅廉文化“協同網”,匯聚紅廉建設“廉動力”,切實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防火墻”,推動紅色廉潔文化教育實踐活起來、強起來。
深挖紅色資源,打造“紅廉”文化品牌
走進高臺廉政教育館,仿佛回到了紅西路軍浴血奮戰的歲月,還有徐向前賠瓷貨、鄭義齋舍身護金、謝良自費裝假肢等動人故事穿插其中,“紅中有廉,廉中見紅”,處處體現著紅廉精神。
該縣按照“紅廉相融”的思路,突出特色,深入挖掘本地紅色資源,依托愛國教育基地、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公共文化場館等,打造紅廉文化主陣地。“線上+線下”相結合,建成高臺廉政教育館720度全景VR虛擬展館,為進一步提升廉潔教育成效。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該縣在紅西路軍主題公園融入廉潔文化元素,通過在長廊、步道、涼亭等設置景觀小品、特色雕塑,墻體彩繪等方式,寓廉于景、寓教于景。在城市街區、綠植景觀、長廊墻體設置“西路軍故事+廉潔文化”宣傳欄,讓干部群眾處處見廉、時時思廉,沉浸式感受廉潔文化。
堅持融合互促,創新“紅廉”教育形式
“在西路軍戰斗過的地方,流傳著許多清正廉潔的紅色故事……”連日來,由縣紀委監委制作的《紅廉相融 薪火相傳》情景教學“微廉課”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學術報告廳開講。
而在城關鎮各社區,“小板凳課堂”話廉潔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社區干部用通俗的語言,把清廉家風故事講給小區居民。
該縣組建宣傳隊,在深入挖掘紅西路軍革命精神基礎上,進一步整理當地歷史文獻、文化經典、文物古跡以及先進楷模的廉潔故事,編排詩歌、朗誦、情景劇等文藝節目,用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廉潔文化。先后創作的話劇《紅色高臺》、連環畫《血戰河西》《東歸英雄》等一批紅色廉潔題材文藝作品,讓廉潔文化“活”起來。
該縣堅持把廉潔教育融入黨員干部家教家風建設,用好革命前輩家訓、家書、家規等生動教材,在全縣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以“參觀一次廉政教育館、觀看一次最美家庭故事微視頻、聆聽一堂紅色微黨課、誦讀一封紅色家書、開展一次紅色故事分享交流、舉辦一堂紅色家庭教育講座”為內容的家風家教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崇德治家、廉潔齊家、勤儉持家。積極開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動,把廉潔教育觸角延伸到每名黨員干部家庭成員,共同筑牢反腐倡廉防線。
打造清廉單元,織密“紅廉”文化網絡
走進宣化鎮清廉家風館,樸素的裝飾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館中收錄展示了6位古代名人、16位共產黨員的家風家訓,17名身邊典型、13個反面典型案例,以及本土的鄉賢名人故事,成為全縣打造“清廉村居”的特色樣板。
該縣堅持務實節儉,深入挖潛改造,在轄區內選擇有代表性的村、社區,借助微地標、微景觀等,精心打造干部群眾家門口的清廉陣地。
廉潔文化墻、廉潔文化宣傳長廊、廉政教育室、廉政書屋……目前,全縣已建成黨風廉政示范點22個,廉潔文化墻、文化長廊34個,孝德文化廣場17個,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廉潔文化浸潤。
各鎮、各部門單位結合各自特點,將廉潔文化與行業工作、企業文化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清廉機關、清廉學校、廉潔醫院等“清廉單元”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廉潔建設示范標桿,帶動廉潔文化建設全域推進。
廉潔文化陣地不僅在線下,也在線上。該縣依托互聯網平臺,開辦網上“清廉視界”廉政課堂,設立黨紀黨規、家風家訓、廉文薦讀、廉潔故事4個專欄,每周發布黨紀黨規、廉潔格言、家風家訓以及廉潔故事動畫、微視頻節目等,讓清廉之風吹進千家萬戶。(供稿 郭曉蕓 許文軍 編輯 毛玉煜)
- 2023-04-20西固建設清廉家庭 打造拒腐防變硬核“防御體”
- 2023-04-17集中授課現場教學研討交流 甘南培訓提升紀檢監察干部履職能力
- 2023-04-17涇川:下沉監督 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2023-04-17寧縣:“碼”上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