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城市治理的“毛細血管”充滿活力——平涼市崆峒區綜治中心實戰化運行紀實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 張小鋒
清晨的陽光灑滿崆峒區綜治中心,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轄區各網格的動態信息:“解放中路社區3號樓樓道堆放雜物,已派網格員清理”“盤旋路十字發現流浪犬只,聯系城管部門處置”……工作人員手指輕點,一條條指令從這里發出,一件件民生事在網格內快速辦結。這是平涼市崆峒區綜治中心實戰化運行的日常一幕。如今,這座集指揮調度、矛盾化解、服務群眾于一體的“綜治中心”,正讓基層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作為”轉變,讓城市治理的“毛細血管”充滿活力。
構建“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轄”指揮體系
“以前各部門各管一攤,遇到跨領域的問題,常常是‘踢皮球’?,F在有了綜治中心這個‘總指揮部’,信息通了、力量合了,問題解決快多了。”崆峒區綜治中心主任介紹道。
今年以來,為破解基層治理中“條塊分割、信息壁壘、力量分散”的難題,崆峒區綜治中心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整合公安、城管、民政、應急等15家單位常駐全區劃分693個網格,選聘1153名人民調解員,“老街坊”“楊大姐說和”等6個群眾性調解工作室。693名網格員嚴格落實“一日兩巡五訪五問”制度,開展“敲門問需行動”,推動20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與22個基層派出所深度融合,實現工作力量、資源、數據信息與安全隱患“一共享”。網格員在巡查中可通過手機App實時上傳,中心接到信息后,根據事件性質自動分流給相關部門,限時辦結、全程跟蹤。
今年夏天,中街街道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某老舊小區因暴雨導致地下室積水,居民家中電器被淹。信息上傳至平臺后,中心立即調度住建部門排水、民政部門發放救災物資、社區做好群眾安撫,僅用3小時就解決了問題。“以前這種事,居民找社區,社區找住建,來回溝通就要大半天,現在平臺‘一鍵派單’,各部門協同作戰,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中街街道綜治專干感慨道。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受理各類事件3.2萬件,辦結率達98.7%,平均辦理時限縮短至24小時內。
激活“網格細胞”讓治理力量沉到群眾“家門口”
“大媽,您反映的小區路燈不亮問題,我們已聯系供電所了,明天就來修。”8月26日,在崆峒區西郊街道廣場社區,網格員王芳正在給居民反饋問題處理進度。作為綜治中心延伸到基層的“觸角”,像王芳這樣的網格員,全區共有693名,他們穿梭在樓棟院落、田間地頭,成為基層治理的“千里眼”“順風耳”。
崆峒區將全區劃分為693個基礎網格、236個專屬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吸納樓棟長、志愿者、離退休干部等組成“網格服務隊”,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綜治中心制定《網格員工作職責清單》,明確政策宣傳、信息采集、矛盾調解等8項任務,通過“每月培訓、季度考核、年度評優”提升履職能力,同時建立“網格事件處置獎勵機制”,讓網格員干有勁頭、評有依據。
今年4月,崆峒鎮寨子街村曾因征地拆遷引發多起矛盾糾紛,
網格員李軍紅逐戶走訪,記錄村民訴求,及時反饋給綜治中心。綜治中心協調鎮政府、拆遷辦、律師組成專班,召開5場聽證會,最終拿出方案,37戶村民順利簽約。“網格員離群眾最近,他們的一句話,比我們開十場會都管用。”崆峒鎮黨委書記說。如今,網格已成為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90%以上的矛盾糾紛在網格內得到初步化解,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
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原本以為要跑好幾個部門,沒想到在綜治中心一次就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剛辦完工傷賠償調解的市民張先生滿意地說。在崆峒區綜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是最熱鬧的地方,這里整合了信訪、司法、婦聯、人社等部門的調解力量,設立“法官工作室”“律師咨詢臺”“家事調解室”,為群眾提供“受理—調解—仲裁—訴訟”全鏈條服務。
針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常見矛盾,綜治中心推行“遞進式調解”:先由社區調解員進行初期疏導,未果則移交綜治中心“金牌調解員”介入,涉及法律問題的邀請律師參與,仍無法化解的引導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今年以來,綜治中心已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2070起,調解成功率達98.68%。
對于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綜治中心創新“綜治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不久前,某小區業主因物業收費問題與物業公司發生沖突,雙方情緒激動。綜治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吹哨”召集住建、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現場辦公,一邊安撫業主情緒,一邊核查物業收費標準,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以前群眾有矛盾糾紛,不知道找誰解,現在綜治中心就是‘矛盾終點站’,來了就能有人管、有人辦。”常駐綜治中心的調解員老馬說。
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感知”,從“各自為戰”到“協同共治”,崆峒區綜治中心以實戰化運行為突破口,讓基層治理的“大腦”更靈、“手腳”更暢、“觸角”更敏。如今,行走在崆峒大地,無論是城市社區的精細管理,還是鄉村院落的和諧安寧,都印證著基層治理的“活力密碼”——那就是把治理重心沉到基層,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每一個“細胞”都活躍起來,共同奏響社會和諧的“交響曲”。
- 2025-09-30邊地有“治” 歲月有“安 ”——肅北縣創建“全國平安邊境模范縣”的實踐探索
- 2025-09-30繪就平安和諧的秋日畫卷——禮縣公安三峪派出所“三大警務”解鎖“平安密碼”
- 2025-09-30司法為民踐初心 砥礪奮進譜新篇——景泰法院以高質量司法服務賦能基層治理紀實
- 2025-09-30“小切口”立法讓法規成益民利器——十載匠心立良法的慶陽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