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將公益訴訟“試驗田”打造成“樣板田”
——記天水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一級檢察官劉欣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齊洪德
從法律小白成長為一名優秀檢察官,天水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一級檢察官劉欣的從檢經歷,始終充滿著胸懷大愛的為民情懷、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
自2012年6月進入檢察官隊伍以來,劉欣對每一起案件都不遺余力,向每一位優秀檢察官對標看齊,在檢察履職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多年來,劉欣將天水公益訴訟的“試驗田”打造成“樣板田”,她堅持對全市辦結的案件定期進行梳理,對優質案件做到“一案一總結”,宣傳辦案成效,講好檢察故事,努力實現“墻內開花墻外香”,22個公益訴訟案件被最高檢、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4月30日,劉欣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勇于擔當做破冰前行的“先鋒者”
2015年,天水市被省檢察院列為全省8個檢察公益訴訟試點地區之一。這是全國檢察機關試點的一項新業務,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經驗照搬,如何順利“破零”,打造一批“樣板”,是試點地區的重要任務。
作為一線辦案人員的劉欣深知其艱巨性與重要性。面對未知的領域,她查資料、學法條,逐漸了解檢察機關的全新職能;面對無案可辦的困境,她深入走訪行政機關,實地現場開展調查,積累大量的案件線索;面對疑難復雜案件,她經常和同事們加班討論,積極向上級檢察機關請示,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
她還清楚地記得全市首例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件。2016年,張家川縣多家采砂場因非法采砂、遺留砂坑,河道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發現問題后,張家川縣檢察院向水務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徹底履職整改,但后續現場回訪中發現并未有效整改。為此,市檢察院決定對張家川縣水務局提起公益訴訟,劉欣為案件主辦人。要對行政機關提起訴訟,談何容易。特別在當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未被行政機關理解和接受,大家普遍帶有抵觸情緒的情況下,更是難上加難。但劉欣沒有畏懼,和同事們到砂場一待就是一周,經常頂著炎炎烈日調查取證,最終收集到行政機關未依法全面履職的關鍵證據,成功對張家川縣水務局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使16家非法采砂場關停取締,被破壞的河道及耕地得到平整恢復。該案勝訴后,在當地引起了比較廣泛的關注,形成了良好的宣傳效應,為全市公益訴訟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心系百姓做公共利益的“守護人”
開展公益訴訟,經常要與一些單位和個人“斗法”,往往出力不討好,可劉欣卻認為,公益訴訟維護的是公共利益,案件再難辦也要堅持走下去。
2018年,劉欣承辦了全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對麥積區羅家溝破壞生態環境的3家采石場提起訴訟。為了讓破壞的生態環境早日修復,她經常加班加點到半夜。在她夜以繼日的努力下,3家采礦企業依法承擔了349萬余元的礦山修復費用,案件得到了圓滿解決。現如今,羅家溝受損的山體已重新披上綠裝,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大案要案是劉欣必須啃下的“硬骨頭”,群眾身邊的小案小事更讓她牽腸掛肚。2021年12月,她發現行政職能部門個人信息監管存在漏洞,立即
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有關單位加強技術安全保障,為全市14萬公積金繳存戶個人信息筑牢了保護屏障,該案被最高檢評為“為民辦實事破解老大難”百案評析典型案例。她關注特殊群體權益保障,部署開展專項監督,辦理特殊群體權益保障公益訴訟案件15件。
高標定位做一流業績的“建設者”
從檢13年,劉欣始終把“高標準、嚴要求”作為自己工作的準繩,堅持用一流的業績回饋組織的培養關愛和群眾的期盼信賴,先后參與、指導辦理各類公益訴訟案件1700余件。她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參與打造的“水天益色”檢察文化品牌入選全省檢察機關優秀文化品牌。
多年來,劉欣一直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將國家和省上最新的檢察辦案典型案例擺在案頭,隨時翻、隨時看、隨時學,在堅持不懈的學習實踐下,她業務能力不斷提升,連續兩屆在全省檢察機關檢察業務競賽中獲得業務標兵稱號。2016年10月,她代表甘肅省參加第二屆全國檢察機關檢察業務競賽,榮獲“檢察業務能手”稱號。
- 2025-05-08“流動政務服務車”全縣閃送——甘谷公安創新服務模式單日服務群眾超千人次
- 2025-04-24定西高速交警:涵養“精神”內核 綻放“文明”之花
- 2025-04-22“隴原風暴2025”走進平涼華亭市人民法院:執行攻堅顯實效 剛柔并濟解民憂
- 2025-04-22多元普法強素質鄉村治理展新顏——臨洮縣紅旗鄉推進良法善治實踐典型培樹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