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9月21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任磊 黃宛悠 鄭蕓蕓)在第八屆敦煌文博會期間,敦煌研究院圍繞“賡續莫高精神 潛心為國護寶”主題,發布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典范”與敦煌學研究“高地”建設進展,多項成果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學術研究提供“中國方案”,彰顯科技賦能文明守護的強勁力量。

在文化遺產保護“典范”建設上,敦煌研究院成效顯著。聚焦古代壁畫、石窟寺與土遺址系統性保護,該院先后承擔96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攻克墓葬壁畫原位保護、砂巖石窟寺防風化等技術難題,建成多場耦合環境模擬實驗室、甘肅省石窟寺監測預警平臺等設施,形成成套保護技術與標準體系。

截至目前,已制定27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實施近50項文物保護工程,院屬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等六處石窟健康狀況根本改善;發表180余篇高水平論文,獲80余項技術專利,文物保護團隊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其保護成果不僅覆蓋國內16?。ㄊ小^)150余處遺址,更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樹立“中國特色·敦煌經驗”樣板。

敦煌學研究“高地”建設同樣成果豐碩。研究院承擔近70項省部級以上課題,2024年用科技手段完成《莫高窟考古報告》第二卷,出版《敦煌佛教社會史研究》等專著150余部,發表論文近800篇;整理出版多部敦煌文獻,完成莫高窟第172窟整窟復原臨摹,完善敦煌學學科體系。

同時,打造全球最豐富的敦煌學信息資源保障中心,《敦煌研究》期刊成為國際敦煌學核心學術平臺,已主辦70余場國際學術會議,推動敦煌學國際交流。文物數字化領域,該院研發智能采集裝備與軟件,建成“數字敦煌·資源庫”“數字藏經洞”等平臺,獲取8375件海外敦煌文物高清數字資源,技術推廣至國內26處文化遺產,并首次走出國門承擔緬甸蒲甘他冰瑜寺數字化項目。

此外,敦煌研究院通過“總量控制+線上預約+數字展示”旅游新模式,2019年以來接待全球游客2000余萬人次;舉辦166場敦煌藝術展,構建覆蓋120國的全媒體傳播矩陣,推出“尋境敦煌”沉浸展等項目,讓敦煌文化走向世界。同時,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引進培養碩博士及高層次人才,改善基礎設施,為事業發展筑牢根基。這些成果既是敦煌研究院“守護文明”初心的延續,更是科技與創新的結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注入新活力。

- 2025-09-22敦煌紀行:觸摸絲路文明的溫度
- 2025-09-212025相約敦煌|懸泉置 人類敦煌給世界的又一文化瑰寶
- 2025-09-21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隆重開幕
- 2025-09-19全球最大敦煌學資源庫無門檻開放 孤本秘藏數字化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