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民俗風情

灶糖:傳統技藝的甜蜜傳承

2024-02-01 12:36 來源:天水日報

  □ 祝賀

  作為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之一,春節在傳承發展過程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亦形成一系列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灶神,歡歡喜喜過小年。”在天水,小年這天灶糖自然是不能少的,此時年味漸濃的城鄉各處大街小巷制作灶糖、售賣灶糖的人也開始現身年貨集市,隨之而來的就是滿街的甜香和喜氣……

  在春節飲食文化中,糖是調味的重要角色。《禮記》中記載:“棗、栗、飴、蜜以甘之。”這句話反映了夏、商、周時期獲得甜味的四個來源。“飴”即飴糖,飴糖是用麥芽或淀粉發酵加溫制成,飴糖的出現,是古代食品制造業的重大成就。

  灶糖,是以麥芽糖為食材制作而成,經過歷代傳承至今的飴糖。據說,以前在甘谷縣磐安鎮有一種焦糖黏性極大,一口咬下去牙齒便會被粘住,最適合粘嘴巴。不知道什么原因這種糖沒有流傳下來,而今被天水人廣為接受的則是傳承數百年的麥積區石佛鎮灶糖。

  天水祭灶年俗源自古老的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是天水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民間習俗是“送灶爺”。傳說這天灶爺要上天述職,家家戶戶會敬獻灶糖,想讓灶爺嘴甜一點,多說好話,期盼來年家中有一個好光景。

  20世紀中葉,每年秋季以后,在天水城鄉便可見到處售賣灶糖的挑擔小販,尤其是在小年前,石佛灶糖遍布街頭形成一景。那時,空氣中飄蕩著的灶糖香甜,總會讓人們感知春節來臨的味道。

  麥積區石佛鎮地處半溫潤氣候過渡邊緣地帶,利于小麥、糜子生長,也可促進植物糖分的累積,這為制作灶糖提供了理想的原料。四百多年前,從山西遷居至此的柳家山村人制作灶糖的手藝,至今已傳承了二十幾代。當地人常說:“柳家山,兩家半,非了糖坊沒事干。”

  早在清代,田新民的曾祖田懷來在馬跑泉經營的糖坊就小有名氣。他的父親田自榮,民國時期也在北道(今麥積區)醬菜園長年售賣糖稀,養家糊口。兒時,田新民就特別愛吃荏板糖,常拿它當零食就著饃吃。耳濡目染,慢慢地他也學會了制作灶糖。再后來子承父業,田新民利用冬季農閑時節制售灶糖,貼補家用。

  七十二行,釀酒、熬糖最繁瑣。香甜的麥芽糖,如同世間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通過勞苦換來的,正所謂苦盡甘來。田新民做灶糖用的是麥芽糖,首先要將原料小麥浸泡生芽,然后生成麥芽,不過有了麥芽,還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變成麥芽糖。通常泡發麥芽之后,接下來就是蒸制配料,要依次進行碾米、浸泡籠蒸、擠糖汁、二次籠蒸,再用力將麥芽搗碎,拌入蒸熟的黃米裝缸,加開水浸泡,淋出第一遍糖汁,再加開水淋出第二遍糖汁。然后再把兩次淋出的糖汁,倒至鐵鍋內加小火,用木锨或木棒攪動,使水分蒸發凝結成固體,最終即得麥芽糖。熬糖要反復三次,經過六個小時才能成功。田新民說:“這樣熬出來的糖,密封好后,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會壞。”

  有了麥芽糖原料,還要像拉面一樣,拉制糖胚20分鐘,才能獲得制作灶糖所需的麥芽糖胚面。田新民將麥芽糖胚型輔以其他配料,采用不同的手法,最后制成荏板糖、核桃糖、芝麻糖、燈籠糖、龍須糖等形狀大小不一的灶糖。

  每逢進入臘月,臨近小年時田新民都會挑著擔子來到天水城區出售灶糖。在市區幾條主要街區轉的過程中,他發現街邊銷售的灶糖,大多是用白砂糖制作而成,雖然表面顏色發白好看,但由于入口過甜,吃后容易引起胃酸。而用麥芽糖制作的灶糖因含有麥芽,顏色雖然偏黃,但甜度適中,且具有麥芽的自然香味。

  田新民說:“為了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有些人將制糖環節改用現代機器,放棄了傳統的石器、木器制作環節,技術和工具的變化,雖然提高了效率,卻也改變了灶糖醇厚的味道,失去了食物原本的香甜。”

  為了挽救灶糖這一傳統手工技藝,近年來田新民自費投資上萬元,在村里擴建了糖坊,以此進行正宗的麥芽灶糖生產。

  前不久,在合作北路遇見田新民擺攤,他請我品嘗灶糖,只一口便頓時喚醒了我兒時的記憶。舊時人們生活普遍并不富裕,每逢過小年時,孩子們還沒有領到壓歲錢,只有不多的幾分錢硬幣,當從賣糖手藝人那里換取巴掌大的一點灶糖塊,入口竟是難以言說的甜香。如今,時隔三十年再次品嘗,才發覺這相隔久遠的甜香中,原來蘊含的是手藝的厚重純正。看著寒風中一邊品嘗一邊爭購的市民,忙碌的田新民臉上露出了喜悅……

  “相比南方的飴糖,北方的灶糖純正自然,一旦找準市場定位,就能打開銷路。”對此田新民滿懷希望,他說自己計劃在未來申報注冊商標,同時對灶糖手藝進行改進,使灶糖能夠長期保存下來,而不僅僅只是在冬三月里才有理想的銷量。他還設想將全村制作灶糖的手藝人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管理,讓單打獨斗的零星散戶形成集約化生產,在做成產業的基礎上,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從而將石佛灶糖銷往全國。

  麥積石佛灶糖作為當地人代代相傳保留至今的智慧結晶,是天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如今包括灶糖在內的不少傳統手工技藝、傳統年俗日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亟需重視和保護,從而使其得以傳承和延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v片免费播放|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污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视频二区好吊色永久视频| 忘忧草www日本|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五月天亚洲色图|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91麻豆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小视频|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 aaa特级毛片| 最近2019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成本人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免费一级美国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韩国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av|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免费理论片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