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發現之旅

國際博物館日,打卡臨夏州各博物館——聆聽文物“自述” 欣賞鎮館之寶

22-05-20 11:58 來源:民族日報 編輯:趙滿同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打卡我州各博物館——

  聆聽文物“自述” 欣賞鎮館之寶

  姓名: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水波紋彩陶盆 出生年代:距今約5400-4850年左右 住址:臨夏州博物館 體型:高10.5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10.5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國家一級文物。1976年出土于積石山縣銀川鄉水陳村大坪遺址。泥質橙黃陶,大口,斜平沿,圓腹,平底;口沿上均勻分布有12個圓點紋,其間以多條斜線相隔;盆底內壁底部繪數周同心圓紋,圓心內繪數條星斗紋,口沿至同心圓之間的內壁上,繪有主題紋飾水波紋;外壁繪一周變體鳥紋,其間以圓點紋相間。

  姓名: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人頭形彩陶器蓋 出生年代:距今約4350—4050年左右 住址:臨夏市博物館 體型:面部長6.5厘米,寬6.5厘米,頭頂至后頸長5.5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國家一級文物。1992年,博物館工作人員從臨夏市王坪村村民手中收購了我。我是由泥質紅陶捏塑而成,我的表面略磨光,施黑彩,窄額長臉,橢圓形眼,繪有眉毛,眼窩深陷,高鼻有鼻孔,雙耳較長、呈半圓形,雙耳有小孔,大嘴微張,發式為直發、中分。頭發、眼輪廓線、嘴輪廓線均為黑彩繪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雙眼下方臉頰上的雙直線條,仿佛是奪眶而出的眼淚。

  姓名:馬家窯文化邊家林類型平行鋸齒紋彩陶甕 出生年代:距今約4850—4650年左右 住址:康樂縣博物館 體型:高41.3厘米,腹圍149厘米 自我描述: 泥質橙黃陶、純黑彩繪就的我,短頸,斂口,雙腹耳,腹部繪有寬帶旋渦紋,肩部至頸部繪有寬帶鋸齒紋及平行紋。我一般有盛貯器、墓葬隨葬品、甕棺葬具三種用途。盛貯器和墓葬隨葬品這兩種用法都比較常見,而甕棺葬的葬具主要以甕為主,專用于埋葬兒童。

  姓名:中華第一鏡(青銅鏡) 出生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 住址: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 體型:直徑6.2厘米,厚0.2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國家一級文物。20世紀70年代,我出土于廣河齊家坪遺址,我的面世將我國青銅鏡的鑄造和使用史提前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的表面光素無飾,扁平,背面中間附有一橋形鈕,通體銹蝕,但邊緣規整光滑,屬于一次范模澆鑄成型。我是迄今為止,在我國考古發現中年代最早的銅鏡,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鏡”。

  姓名: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四大圓圈雙耳彩陶罐 出生年代:距今約4650—4350年左右 住址:永靖縣博物館 體型:高46.6厘米,口徑15.6厘米,底徑12.2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半山類型中的精品,屬于國家一級文物。泥質紅陶,口沿微侈,直粗頸,闊肩,鼓腹,平底,腹有對稱雙耳,施黑紅彩,內口飾水波紋六組,外口飾網紋,肩腹飾四大圓圈旋渦紋,間飾弧線鋸齒紋,腹中部飾寬帶紋,水波紋各一條,器型個體較大,胎體光滑,紋飾精致,色彩鮮艷。

  姓名:甘肅副長吻猴化石 出生年代:距今約200萬年 住址:東鄉縣博物館 體型:長17厘米,寬8厘米,高5厘米 自我描述: 1993年,東鄉縣那勒寺鄉一村民在趙家鄉龍擔山發現了我。2005年,經相關專家鑒定,我的生存時代屬于第四紀早更新世。在我被發現以前,世界范圍內共發現了3種副長吻猴。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專家研究,我與以往發現的長吻猴都不同,尤其是牙齒的形態比較獨特,因此給我定了一個新的種名“甘肅副長吻猴”。

  姓名: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漩渦紋雙耳彩陶罐 出生年代:距今約4650—4350年左右 住址:積石山縣博物館 體型:高34厘米,口徑15.7厘米,腹徑109.9厘米,底徑13厘米 自我描述: 我是國家二級文物。我們半山類型彩陶家族成員主要有大型貯藏器壺、甕、罐等。1988年積石山縣癿藏鄉吊地屲村一村民將我捐贈給博物館。泥質紅陶造就的我,撇口,束頸,溜肩,腹部飾對稱的雙耳,施黑彩,肩腹部有四方連續漩渦鋸齒紋,下飾一周水波紋。胎體光亮,紋飾細膩規整。

  姓名:鏟齒象頭骨發育系列化石 出生年代:距今1550—1230萬年前 住址: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體型:從3、4個月到40多歲不同年齡段鏟齒象頭骨化石 自我描述: 我是一種已滅絕的古代象,因前端并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形狀恰似一個大鏟子,故得名鏟齒象。我國是鏟齒象化石最豐富的國家,而和政地區是我國著名的鏟齒象化石產地之一。我的出土完整地再現了鏟齒象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頭骨的發育過程。因為擁有獨一無二的我,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被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世界上鏟齒象頭骨化石最多的博物館”。

  本報記者 祁金芬

  “這個彩陶盆做工精美,水波紋線條流暢優美,真漂亮!”

  “這是鏟齒象化石,從小到大,這么多!”

  “快看,這就是中華第一鏡。據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年代最早的銅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連日來,人們走進臨夏州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等,參觀豐富多彩的藏品,了解歷史文化、感受博物館展品的魅力,在參觀展覽中增長知識。

  臨夏是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境內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齊家文化等文化遺址星羅棋布,是青銅文化在黃河流域的繁盛之地……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歷史、熱愛文物,燃起學習、發掘、研究臨夏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情,本報特挑選了我州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讓這些精美藏品自己告訴你歷史智慧,帶給你信心和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av综合av一区|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中文字幕乳授乳奶水电影小说| 五月天六月丁香|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强挺进小y头的小花苞漫画| 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xxxxx性欧美| 翁虹一级毛片手机观看|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国产视频第二页|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jizz日本| 色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黄页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清视|